腊月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月,也就是农历年的十二月,是一年的末尾,是辞旧迎新的月份。人常说“寒冬腊月”,所以腊月也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春夏秋冬,寒去春来,又一个新的轮回。腊月过后新的一年即将开始,所以在年尾,人们忙着清算账务,除旧布新,还有很多的祭祀活动。所以腊月里几乎每天都有不同的习俗风俗文化。
那么腊月十二是什么日子呢?
腊月十二是“太素三元君朝真"之日,民间称为"百福日”。三素元君是紫素元君、白素元君和黄素元君的母亲,也是无英、白元、黄老三元君的外婆。她是惩恶扬善,造福人间的神仙,是人们心中的信仰。
农历腊月十二是“百福日”,是人们开门纳福的日子,祈求新的一年五福临门,福气满满。
旧社会人们大多过的不如意,老百姓靠着那点田地勉强度日,生活是苦不堪言,人们期盼过上丰衣足食,国泰民安的美好生活。所以在这一天人们祈求神灵庇佑,新的一年福气多多,幸福美满。
这一天有哪些讲究?
腊月十二民间称为“百福日”,是人们祈福,纳福,迎百福的日子。人们讲究“贴窗花,迎百福”,新的一年红红火火,五福临门,福气满满。
这一天人们拿出红色的纸,剪成各式各样的福字贴在自家的窗户上,门上等。还有心灵手巧的甚至在福字旁边剪上百鸟图,表示吉祥如意;百子图,多子多孙,子孙满堂;百鱼图,年年有余。
腊月十二人们剪福字,贴窗花,祈求神灵保佑,新的一年平安幸福,五谷丰登,福气满满,五福临门。
记得小时候我们北方农村,临近过年,家里的老人就找来红的纸,一家老小高高兴兴的一起剪窗花,贴窗花,贴福字,贴的时候还是用白色的浆糊,这样粘的才更牢固。
人常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腊月十二离过年也越来越近了,大家记得都把福字贴起来,迎福进门,新的一年五福临门,福气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