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都在讨论自己认识的内蒙古人说话的方言和口音,发现有各种各样的不一样,普通话、蒙古语、巴盟话、乌盟话,穿梭在人群中,听着他们讲着各自的家乡话,别提有多精彩了。
其实,内蒙古的方言种类十分多样化,而且日常使用语言则分为汉语和蒙古语两大类。而汉语方言又分布了三个地区,分别是中西部方言、东部方言以及阿拉善方言。
中西部方言主要是由晋语组成,晋语由山西商人走西口传入,在中西部影响较大流行普通话,就比如是呼和浩特方言。呼市方言。呼市旧城内属于太原口音,这可能因为清朝时从山西各地来的商人汇集在此,便通用省城太原话所致;新城和赛罕两区,也称为北京官话,跟普通话语调相同,但语速偏快,同时夹杂有大量东北话词汇,这可能是因为这两个区最早居住于此的人祖上是明清两朝戍边的官兵或者走西口来此的河北人,以及文革时期上山下乡知青的后代;回民区则属于兰银官话,这个区以回民为主,有很多回民是很早以前从宁夏、甘肃来的移民的后代。由于兰银官话人数较少,目前基本被太原话和北京官话同化,有很多回民只是在说话时带有兰银官话的词汇。
而东部汉语方言历,主要是集中在通辽、赤峰、兴安盟这些地区。这些地区方言的形成主要来自河北与山东闯关东的移民,以及其他地区的移民;并且受到东北当地的满语,蒙古语的影响;形成东北话。拿赤峰话来讲,赤峰人热情豪爽,说话不喜欢拐弯抹角,赤峰方言的发音就将当地人的直爽发挥的得淋漓尽致,很多四字形容词说起来干脆利落,有了这些词汇的装饰,语言的意境也变得有趣多了,更加深刻地表达了想要表达的意思。
阿拉善方言阿拉善盟、鄂尔多斯西部使用为主,主要是左旗民勤话、和旗下话,分布在少数地区。走在内蒙的大街上,你能听到叫卖声、交谈声、不同的方言有着不同的特色,外地人能通过方言了解内蒙古的风土人情,而离家在外的内蒙古人,最是想念这一口家乡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