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宁县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西部,东连宜阳,西界卢氏、灵宝,北邻陕县、渑池,南接嵩县、栾川。地貌总体呈“七山二塬一分川”,最高海拔为2103米,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林业县。原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县,2019年顺利脱贫摘帽。洛宁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版图似灵龟翘首迎曦,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仓颉造字台、洛书出处碑彰显历史悠久,仰韶、龙头文化遗址凸显底蕴厚重。历代骚人墨客、学士名流在此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诗篇。古老而灿烂的历史文化,富饶而优美的自然风光,使这片土地成为镶嵌在豫西山区的一颗璀璨明珠。
历史沿革
今洛宁县域,春秋属晋国,战国归韩地,秦时为宜阳、卢氏所辖,汉至晋为宜阳、卢氏、渑池所管。北魏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今洛宁北境始置崤县(治所冶垆),北中部置南渑池县(治所蠡城),均属司州恒农郡;延昌二年(公元513年),今洛宁西境置南陕县(治所长水城,属恒农郡),南部置金门郡(治所金门城,属宜阳郡)。东魏天平初年(公元534年),置金门郡(治所金门县城),领金门、南渑池、南陕、卢氏四县。
西魏大统三年(公元537年),今洛宁东境和宜阳西境置北宜阳县(治所黄垆);废帝元年(公元553年),南陕县更名长渊县,次年北宜阳县更名熊耳县。北周明帝二年(公元558年),置崤郡,领崤县、陕中县和北陕县;武帝保定五年(公元565年)在同轨城(今河底乡城头村)置同轨郡(属东京),领熊耳、渑池两县。后周改南渑池县为昌洛县,隋又改为洛水县。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废宜阳、同轨二郡,熊耳县改属河南郡(治所迁至同轨城);大业初年(公元605年)崤县、洛水并入熊耳县。
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熊耳县更名永宁,治所迁永固城(今洛宁老城),长渊县更名长水县(两县均属河南郡)。其后,永宁曾改属函州、熊州、谷州、洛州、河南府、韶州、嵩州,县治曾迁同轨城、莎栅(今河底村)、鹿桥驿。长水县曾改属虢州、谷州、洛州、河南府、嵩州。元至元三年(公元1266年)长水县并入永宁,属河南府。民国2年(公元1913年),永宁改为洛宁县,属河洛道;1927年属豫西行政长官公署;1932年属陕州十一督察区。1944年5月,日寇占领洛宁县城后,国民党县政府先后流亡到兴华西南村、故县村。10月,日寇在县城拼凑县政府。1945年1月,洛宁县抗日民主政府(中共)在旧县村成立,属豫西二专署;4月,洛南抗日办事处(中共)在西山底村成立。三方政权一直对峙至当年8月日寇投降。
1947年洛宁解放后,分洛南、洛北两县。洛北县属太岳五专署,洛南县属豫西三专署。1948年3月,洛北、洛南两县合并,仍称洛宁县,属陕州专署。1952年改属洛阳专署,1986年改属洛阳市。
行政区划
1947年洛宁解放,8月底分洛南、洛北2县。洛南县辖禄地、郭庄、中山镇(今兴华)、故县4区。洛北县辖余庄、城村、西坞、马店、上戈5区。
1949年3月,洛南、洛北两县合并,全县划分为余庄、城村、西坞、马店、上戈、兴华、赵村、禄地8区。区下设乡、村、闾3级。
1950年增设故县区,全县共9区,107乡。余庄为一区,辖城关、王范、余庄、王协、兴隆、崛山、王村、史村、坞西9乡。城村为二区、辖西村、杜寺、刘头、河底、杨岔、南河、城村、大明、杨坡、牛渠、东凹、牛头、刀环13乡。西坞为三区,辖东宋、西坞、丈庄、官庄、丁寨、宅延、照册、河沟、中河、河堤、山后、小界、聂坟、柏原、卡村、牙口16乡。‘马店为四区,辖余粮、张村、马店、王伙、西寨、长水、虎庙、吕村、焦河、连山、沙陀11乡。上戈为五区,辖罗岭、园子、庙上、王村、上戈、杜河、卢沟、杨坡、东岭9乡。故县为六区,辖故县、北窑、隍城、岭南、焦子河、西施、河东、下峪、砖峪、崇阳、草沟11乡。兴华为七区,辖程岭、董寺、夏前头、兴华、瓦庙、梭凹、旺凹、高村、南村、苏村、底张、礼村12乡。赵村为八区,辖西山底、中方、北村、张凹、南洞、西王村、陈宋、小许、薛桥、土桥、赵村、孙村、凡村、虎沟、七里坪15乡。禄地为九区,辖大原、寨子、王召、陈吴、金山庙、新寨、谷圭、草庄、涧口、洪崖、山防11乡。
1952年,撤消故县区,分别并于上戈和兴华,全县仍为8区107乡。
1955年12月,撤区并乡,全县设17个中心乡,下辖61个小乡。城关中心乡辖城关、余庄、史村、卡村4乡。王范中心乡辖王范、余粮、张坡3乡。河底中心乡辖河底、城村、前屯、刘头、杜寺5乡。杨坡中心乡辖杨坡、大明、官庄、宅延4乡。西坞中心乡辖西坞、东宋、中河、小界4乡。长水中心乡辖长水、马店、连山3乡。吕村中心乡辖吕村、焦河、瓦村3乡。罗岭中心乡辖罗岭、王村、柏树咀3乡。上戈中心乡辖上戈、杜河、庙上3乡。故县中心乡辖故县、河东、隍城3乡。崇阳中心乡辖崇阳、下峪、草沟3乡。兴华中心乡辖兴华、董寺、旺凹、瓦庙4乡。高村中心乡辖高村、苏村、底张3乡。西山底中心乡辖西山底、张凹、南洞3乡。赵村中心乡辖赵村、凡村、西王村、小许、七里坪5乡。陈吴中心乡辖陈吴、大原、德里、架子岭4乡。涧口中心乡辖涧口、寺上、洪崖、蒿坪4乡。
1956年10月,将61个小乡并为46个。即城关、余庄、李家、河底、城村、杨坡、官庄、东宋、中河、小界、王村、乔原、坞西、马店、吕村、连山、焦河、长水、罗岭、柏树咀、上戈、庙上、杜河、隍城、故县、河东、下峪、崇阳、草沟、董寺、兴华、瓦庙、高村、黄村、马营、底张、西山底、北村、凡村、七里坪、赵村、大原、陈吴、架子岭、涧口、蒿坪。
1957年,全县划2区和16个直辖乡。崇阳区辖崇阳、董寺、下峪、河东、故县、草沟6小乡;上戈区辖上戈、杜河、庙上、隍城、柏树咀5小乡。直辖乡有城关、河底、杨坡、东宋、中河、小界、王村、马店、长水、罗岭、兴华、底张、西山底、赵村、陈吴、涧口。
1958年4月,全县划分为城关镇和河底、西坞、长水、上戈、下峪、兴华、赵村、陈吴8乡。11月份,成立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1镇8乡更名为9个人民公社,下辖210个生产大队,404个生产队。各公社所辖大队数分别是:城关38,河底15,西坞28,长水19,上戈17,故县22,兴华21,赵村27,陈吴23。
1961年6月,9个公社改成区,辖38个公社,853个生产大队,1982个生产队。
1962年撤区并社,几经分合,到1983年,全县划分为城关镇和城关、河底、杨坡、东宋、中河、小界、王村、马店、长水、罗岭、上戈、故县、下峪、兴华、底张、西山底、赵村、陈吴、涧口19个人民公社。下辖381个生产大队,2859个生产队。
1984年,体制改革,公社改称乡,生产大队改称村民委员会,生产队改称村民组。1986年,又新建王范回族镇。至此,全县划分为2镇,19乡,381个行政村,3008个村民组,辖2221个自然村。
2005年11月,撤消杨坡乡并入河底乡,撤消中河乡并入东宋乡,撤消王村乡并入小界乡。撤并后,全县共有3个镇(城关镇、王范回族镇、上戈镇)、15个乡(城郊乡、河底乡、东宋乡、小界乡、马店乡、长水乡、罗岭乡、故县乡、下峪乡、兴华乡、底张乡、西山底乡、赵村乡、陈吴乡、涧口乡),389个行政村,2228个村民小组。
2022年总面积230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82万亩,辖1个街道、17个乡(镇)、1个省级开发区、390个行政村(居委会),总人口52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