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准备金,作为中央银行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知名度远远高于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利用这三大工具,调整货币数量,借以调整经济。下文在说明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演变和操作原理之后,指出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有害性。
一、从“足额存款准备金”到“法定存款准备金”
按照现在的理解,存款准备金是指商业银行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其实这个概念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含义。很多概念经过历史的演化,其含义渐渐被赋予新的意义,甚至和原义相去甚远。按照存款准备金的原始概念,它最初源于商业银行保证对客户提款---活期存款提款或银行发行的银行券兑现---而必须持有的相当于这些存款或银行券代表的等量的充当货币本位的本位商品。例如,金本位下的黄金。这种准备金相当于现在商业银行日常经营的备付金。不过在现在的不兑现纸币制度下银行的备付金和金本位下的备付金是完全不同的,现今银行只需要保持足够的现金和在央行清算系统充足的头寸,而最初银行要备付足够的黄金。当初,这种准备金不仅要保证活期存款可以随时取款,也要保证银行券随时兑付成黄金。那时候也没有存款准备金率的概念。因为,商业银行根据活期存款的余额和银行券发行量的变化,必须足额准备本位商品,这个比率是不确定的,随时变动的。如果客户来提款,或者客户将自己持有的银行券、或者客户将银行券支付给他人参与流通,他人通过其代理行提交发券银行请求兑现,存款银行或者发券银行必须立即足额兑现等值的黄金,否则,银行马上就会信誉扫地,最终会破产。
后来随着中央银行的建立,特别是随着本位货币制度下钞票(如金本位下英镑钞票、我国古代的银票)和不兑现纸币的发行,存款准备金的含义发生很大变化,基本脱离了原始的概念。
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最初在英国建立。18世纪的英格兰银行分支机构较多,有很好的商业信誉,与许多的私人银行有业务往来,加之英国政府要借助于银行,英格兰银行逐渐发展成为中央银行---从商业银行逐渐转变为中央银行。其他各家银行纷纷在英格兰银行进行资金清算和提取现金,将一部分准备金自愿缴存在英格兰银行,存款准备金制度的雏形出现。后来各国政府也纷纷效仿英国建立中央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也就渐渐推广开来。
随着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建立,一个新的术语出现了。商业银行必须支付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一定的比例,即存款准备金率。至此,存款准备金的含义也就和最初的含义大相径庭,已经脱离了最初商业银行保证支付和兑现的意义,渐渐转变成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
二、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操作原理
假如: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10%,而存款人的真实储蓄是100元。当存款人把100元存入银行,银行上缴10元存款准备金,剩下的90元发放贷款;这些贷款被企业支付货款、支付工资、支付费用、支付税款等开支。收到贷款企业支付的款项的其他企业或政府部门的钱依然会通过各种结算方式在银行间流转。作为工资的剩余部分也会有大多会回到银行,因为现代生活中,很少有人像过去的守财奴一样把省下的工资藏在哪个别人都找不到角落,而是存放在银行获得利息,于是这90元又回到银行的体系内---银行业术语叫派生存款。银行继续上存9元的存款准备金,剩下的81元继续发放贷款。以此类推,理论上,这100元可以放大到1000元。如果存款准备金率是20%,可以放大到500元;如果存款准备金率是5%,可以放大到2000元。
当然,为简化分析起见,以上分析省略了一些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如:存贷比的限制、人们持有现金的偏好等,会降低货币乘数放大效应。因此,即使是按照10%的存款准备金率,现实中货币乘数也不会达到10倍,产生9倍的放大效应。忽略这些因素,在10%存款准备金率的要求下,最初的真实储蓄只有100元,现在凭空多出来900元,这会对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笔者看到,很多人为之欢呼,认为通过创造信用,银行创造出了财富,促进了经济发展。甚至一些有名望的经济学家也不断强调:现代银行体系的创新,凭空创造出了财富,对促进经济发展极为有利,而且风险可控。
笔者最初对这些似是而非的观点懵懵懂懂,甚至还认为是正确的。但是也有一些疑问:为什么存款准备金不能1%呢?那样可以凭空创造财富9000元;如果0.1%,那样可以凭空创造财富90000元啊?财富能凭空创造吗?既然能凭空创造财富,为什么不多创造一些呢?
通过系统地学习奥地利学派经济学,笔者逐渐明白,以上的观点大谬,不仅混淆了货币信用理论,而且对经济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危害。
三、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经济后果
为了能分辨出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真实影响,首先要理解“储蓄”的真正意义。
通常人们把储蓄视为金钱的积累,这种理解太肤浅了。在经济学意义上,储蓄的正确含义是---人通过储存勤俭获得剩余而形成的一段时间内可以从事非直接消费品生产活动的基金。如果没有储蓄,那么每个人都要从事满足当下迫切需求的、即时的消费品生产,以满足生存需要。如,赤手空拳地上山捕猎、采摘果实、下河摸鱼等等,因为除了俩双手,每个人都没有任何的资本品。在这种必须即获生产条件下,生产能力必然是低下的。即使一些聪明人意识到借助工具---即经济学意义上的资本品,人们的消费品--如动物的肉、植物果实等收获可以增加,但是由于缺乏基金,这种想法也无法付诸实现。
当人通过勤俭---因为不勤(这里的勤不能作狭义理解)则没有更多的收获,不俭则无法形成剩余,进而形成储蓄---如,在生产力低下时的肉干、鱼干、植物果实等。于是,人们得到了一段时期内的生存基金,才可以在这段时间不从事即获生产---即时的消费品的生产,而进行资本品的生产。这段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储蓄数量的大小。由于形成储蓄,为制造资本品---如人类生产力低下的条件下制造弓箭、渔网等创造了机会。随着资本品的不断丰富,消费品的产量也随之不断增加,人类的福祉也相应得到提高。当我们进入文明社会,全社会形成的大量储蓄,为制造更大、更多、更丰富、耗时更长的资本品创造了条件。
随着商业银行的出现,这些储蓄便通过商业银行贷给那些努力扩大生产但缺乏资金的企业家们,这些企业家既包括生产消费品的企业家,也包括从事资本品生产进而促进消费品增加的企业家。可见,如果没有储蓄,进而形成资本,文明社会的进步是难以想象的。需要强调的是,储蓄必须是真实的,虚假的储蓄会误导生产。因为资源是稀缺的,即使产生了储蓄,那只是为我们从事资本品的生产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各种企业家必须根据真实的储蓄在资本品、消费品两种生产间进行资源配置。如果储蓄是不真实的,一定会严重干扰生产,同时也给银行自身带来巨大的风险。
让我们回到存款准备金操作的原理来再次分析。如果把货币本位改成食物---比如米---更利于能说明问题。假如真实的储蓄是100斤米,根据100斤米的存放情况,中央银行发行等量米币或商业银行发行等量银行券作为交易中介,但这些货币代用品的数量不能超过100斤米。当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10%时,在中央银行的支持下,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就通过反复吸收存款、反复上缴存款准备金、反复贷款多创造了900斤米币或银行券,而实际上只有100斤米,那么真实的社会就发生下列的影响:
首先对企业来讲,这会极大地误导企业家,扰乱生产。本来真实的储蓄只有100斤米,可以供1个人从事100天、5个人从事20天或10个人从事10天的资本品生产或其他的生产组合。超过储蓄的真实数量允许的限度而安排较长时间的生产---主要是生产资本品---一定是不可持续的。因而企业家不能从事需要耗时较长的资本品的生产。不同的企业家在获得贷款后,将根据实际储蓄允许的限度安排资本品和消费品的生产,以保证当期消费,并适当谋划资本品的生产,以保证远期消费。这种安排在利率高低变化的引导下,在资本品和消费品生产之间配置储蓄资源,由于利率问题也需要进行深入分析,待笔者分析再贴现率时进行详细分析。即使储蓄全部进行资本品的生产,那么也只能安排在100斤米允许的时间内完成的资本品的生产。否则储蓄耗费殆尽,消费品也消费殆尽,新的资本品不能及时发挥作用---生产出更多的消费品,那就意味着灾难。
但是由于市场流通的米币或银行券误导企业家,认为有1000斤米,可以组织多人从事较长的资本品生产。当100斤米消费光了,企业家拿着虚增的米币或银行券来兑现米的时候,才发现已经没有米了。由于此时资本品还没有完全形成,企业家们急忙把可用资源转向消费品生产,但是转向是需要时间的。原来的投资由于超过允许的限度而失败了,资源被白白浪费;当期消费品也已经耗尽,于是经济危机就爆发了。
当然,这是最严重的影响,还有其他危害。例如:创造出来的虚假信用会造成通货膨胀,严重时依然会造成经济崩溃。即使经济没有完全崩溃,也会由于通货膨胀,导致企业虚假盈利,因为货币大幅度缩水,表面看起来的收入、利润增加,实际是消耗资本,最终会降低人们的福祉。同时,创造出来的虚假信用会通过通货膨胀的形式对财富进行重新的分配,其中遭受损失最大的恰恰是形成储蓄、提供资本的人和固定收入的阶层。当然这个结论也需要一个详细的分析,笔者会在将来完成的。
对商业银行来讲,由于通过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能创造信用---创造虚假的存款发放贷款获取超额利润,自然乐得执行。这种制度下,商业银行的资金不仅没有减少,而且可以通过创造虚假的信用不断增加---不断地派生存款。因此,各家商业银行上缴的存款准备金数额巨大,这也成了商业银行的保护网。因为如果出现兑现或挤兑问题,商业银行首先可以通过同业拆借确保兑现和提款。如果同业资金不足,商业银行可以向中央银行再贷款,因此中央银行也被称为银行的银行,这也是商业银行最后的屏障。在中央银行上缴的各家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如同一个蓄水池,应对创造信用产生的兑现或挤兑风险。于是商业银行有恃无恐,会把审慎性经营抛在脑后,在这种环境下的经营无异于一场豪赌---在发行本位钞票制度下,赌所有的存款人、钞票持有者不会同时兑现本位商品;在不兑现纸币制度下,赌所有的人不会同时提款---挤兑。这种制度不仅不能增加商业银行的兑付能力,反而造成整个商业银行运转体系自身就不断酝酿巨大的风险。因为,如果各家商业银行都同时面临兑现或挤兑,那些看起来天量的存款准备金和虚增出来的信用相比就显得微不足道了。想想1929年大萧条时美国有多少家银行倒闭,就不会觉得笔者是在危言耸听。
对存款人来讲,由于虚增货币导致的通货膨胀,拿回的本金已经缩水,甚至连加上貌似可观的利息也无法覆盖本金的缩水程度。如果银行最终倒闭,那么勤俭的人辛辛苦苦的储蓄,就打水漂了。这种制度不利于储蓄的形成,也就难以为人类制造更多的资本品创造更长的时间窗口。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以中央银行为主体,商业银行上缴部分存款准备金的现行银行体系不断自发巨大的风险,不仅有违诚实货币的原则,更是周期性经济危机的重要诱因之一。如果有人问,为什么现代银行体系运行这么久没有崩溃?笔者认为,那是因为很多不明就里的勤俭的人一直在为银行不断输血,而且人类创造资本品的边际生产率高于因为存款准备金制度造成的资本消耗。如果还有人质疑,那就对比一下各国货币和100年前相比购买力的缩水程度,我想会有答案的。
为了彻底消除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带来的危害,笔者认为:在现有的银行体系下,一方面要建立100%存款准备制度,防止创造虚假的信用;另一方面全面恢复真正金本位---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是不完全,甚至可以说是假的金本位制),保证金币和钞票、银行券同时流通、及时兑现。因为不兑现的纸币条件下,银行是没有兑现压力的。在利益的驱使下,依然无法遏制造假的冲动,如虚增钞票、银行券。存款人、流通媒介的使用人也只能慨叹不断缩水的货币。而在金币本位下,那些造假的银行将面临巨大的兑付压力。如果造假多了,流通中的钞票或银行券会和同时流通的金币形成一定的差额,会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进而造成流通中的金币不断减少,存款人逐渐感觉到及时兑现黄金更安全、更有利。
当然,即使这样也不能完全保证银行不创造虚假的信用,但是胆敢造假的银行将要面临巨大的兑付风险,一旦出现违约,不能立即、足额兑现黄金,那么违约银行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