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家对“鸣金收兵”这一成语都比较熟悉。
但是,也有一些杠精会问,为什么是“鸣金收兵”而不是“鸣银收兵”?要想解释清楚这个问题,就得弄清楚“鸣金收兵”这个成语的真正含义。根据我在网上所找到的资料,这个成语最早出自《荀子·议兵》,里面有这样一句话:“闻鼓声而进,闻金声而退。”
从话中我们不难看出,这里的“金”并不是杠精所想的“金银财宝”的金,是跟“鼓”一样,一种用来传令的军乐器。这种乐器叫“钲”,并非“锣”,《说文解字》中:“钲,似铃,柄中上下通”。是用黄铜制成的,因为,呈金黄色,所以,被叫做“金”。
那么,有人又会问:“为什么收兵一定要用钲,而不是其他的乐器?”
关于这个问题,说法就多了。
其中一种说法是这样的:古代人普遍比较迷信,万事都喜欢用五行八卦那一套来解释。按照五行八卦的理论,世间万物分为金木水火土五种类别,而金木水火土又分别对应西东北南中五个方位,西象征着结束,可被引申为进攻停止,而西与金对应,遂有了“鸣金收兵”这一说法。
但是,我个人认为,原因其实没那么复杂,打仗嘛,一切都以实用为主,军队的基本号令无非就两种:一种是进,一种是退。但战场的范围一般情况下都比较大,那时又没电台什么的,估计声音传得比较远的乐器也不多,既然前进用了“鼓”,那么,撤退时就只能用“钲”了。
至于,什么金代表东方,什么金代表西方之类的说法,估计也都是后人附会的。既然,成语的本意已经解释清楚了,下面我们就这个成语做一些有意思的探讨。
我们都知道,打仗是敌我两方的事,但是,打仗不是比赛,己方的军队能够在听到“钲”的声音之后立刻退兵,但是,敌人的军队能乖乖听你的话吗?显然不能。相反,敌人听到我方撤退号令之后,也可能会趁势追杀过来。
所以,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出现,就需要在战场上安排一些弓箭手,在大军回撤之时射住敌人的阵脚,甚至,一些有经验的将领还会安排一个预备队,在军队撤退之时负责殿后,将己方的主力和敌人的追兵全部隔离开来。
不过,这些复杂的号令,光靠一个“钲”士兵们还是很难理解的,所有,还要借助军旗或狼烟之类的东西作为辅助,所以,“鸣金收兵”并不是人们想的那样“钲”声一鸣,部队就一哄而散那么简单。当然,也可以将“鸣金收兵”作为一种诱敌之术,先利用地形事先埋伏好一部分人马,然后“鸣金”,假装自己要撤退了,等敌人打过来后,再反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一般情况来说,一支军队在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之前,是不会随意“收兵”的,而一方“鸣金收兵”后,另一方如果不是占尽绝对优势的话,也是不会轻易追过来的。毕竟,若是撤退方有殿后军队,那么,追击方也占不了多少便宜,若是一不小心中了埋伏,那就更得不偿失了。
兵家的经典《孙子兵法》,在开篇就有提到:打仗是你死我活的事情,来不得半点马虎。而战场的形势瞬息万变,稍有犹疑,就会可能酿成大祸。因此,一支军队要想打胜仗,就必须做到令行禁止。令行禁止,最基本的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闻鼓声而进,闻金声而退”了。
当然,说归说,能不能做到这一点,还跟军队的整体素质等各方面的因素有关。若是一支军队被断了几日粮草,又累又饿的,那么,他们在打仗的时候就顾不得那么多了,管他什么“金声”、“鼓声”的,敌人来了先跑了再说。
当然,军队能不能进退有度,还跟将领的军事才能有关,东晋时期的淝水之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当时,秦晋几十万大军隔江相望,东晋的军队率先渡河,想要与前秦决一死战。而前秦的统领苻坚认为:不如先让自己的军队后撤,让出一片空地出来,等东晋的军队全过来了再跟他们较量,没成想这是一个相当愚蠢的决定。
因为,前秦的军队是鱼龙混杂,各民族的人都有,甚至语言都不通,他们一听到撤退的号令阵法就乱了,想停也停不下来。而晋军则趁势冲杀过去,大败秦军,使得原本占据人数优势的前秦军队被打的丢盔弃甲,狼狈不堪,中国的统一,也因此延迟了好久。
这个战例给了后世行伍之人一个极为深刻的教训,也印证了我之前的说法,那就是:大军撤退之前一定要做好准备,否则,一但敌人追杀过来,将会使己方的军队处于一个十分危险的境地。这就是为什么刘秀会对自己的子孙说:不要动不动提打仗的事,这不是你们能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