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能会听过这么一句话:法律不保护权利上的睡眠者。意思就是指法律只帮助对于自己权利积极主张的人,而不是怠于主张的人。在法律中,对应的就是诉讼时效。如果当事人在诉讼时效内未积极主张自己的权利,则有可能因对方提出诉讼时效抗辩而败诉。
但是,并非所有案件的诉讼请求都会受到诉讼时效的限制,例如以下几种情形:
(一)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
从字面含义理解,停止侵害、排除妨碍以及消除危险,是所有权人或者其他物权人对侵害人、妨碍人以及造成危险的人停止或者消除其行为的请求。那么这种侵害、妨碍或者危险是一直处于持续的状态中,所以对于受到侵害的人来说,不应设置期限来限制其权利的主张。
(二)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
不动产和已经登记的动产权利人来说,请求返还财产,不应受到诉讼时效的约束。同时,如果买卖双方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后,买受人请求出卖人交付房屋,办理权属登记的,也具有物权请求权性质,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三)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者扶养费:
抚养费、赡养费和扶养费一般发生在长辈对晚辈的抚养、晚辈对长辈的赡养以及平辈之间的扶养关系中,持续的时间较长。基于身份关系产生的支付费用的权利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如解除收养关系等。
(四)请求支付存款本金及利息。
存款本息、兑付国债、金融债券等都不适用诉讼时效,这主要关系到储户等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
(五)基于投资关系产生的缴付出资请求权。
这与股东出资义务的特殊性也直接相关。如果公司资本也设置诉讼时效,则不利于公司的发展,损害了其他足额出资的股东及公司债权人的权益。
(六)请求确认合同无效/解除合同。
合同解除权和确认合同效力都是形成权,不适用诉讼时效。但基于合同解除产生的债权请求权,比如主张的违约金、赔偿损失等会受到诉讼时效的约束。
合同当事人不享有确认合同无效的法定权利,只有仲裁机构和人民法院有权确认合同是否有效。合同效力的认定,实质是国家公权力对民事行为进行的干预。合同无效系自始无效,单纯的时间经过不能改变无效合同的违法性。当事人请求确认合同无效,不应受诉讼时效期间的限制。----源自:(2005)民一终字第104号
(七)请求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如果夫妻双方没有实行约定财产制,那么夫妻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取得的工资、奖金,生产、经营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继承或赠与所得的未被确定只归夫妻一方的财产等均为夫妻共同所有。
夫妻离婚时应当协商如何处理共同财产,对于离婚时未分割的夫妻共同财产,任何一方都有权诉请进行分割而不受3年的诉讼时效的限制。
(八)请求分割遗产。
被继承人死亡后遗产未分割,各继承人均未表示放弃继承,则应视为均已接受继承,遗产属各继承人共同共有;当事人诉请享有继承权、主张分割遗产的纠纷案件,应参照共有财产分割的原则,不适用有关诉讼时效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