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解释】人出生之初,禀性本身都是善良的,天性也都相差不多,只是后天所处的环境不同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习性才形成了巨大的差别。
编码:1 — 衣
关键词:人、善、近、远
联想:人子初生下还没穿衣服时,禀性本来是善良的,性格也是相近的,后来去了远处,性格也随着向远去。
2、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解释】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编码:2 — 耳
关键词:苟、性、教、贵
联想: 耳朵长久不听教道的孩子,喜欢拿别人的钱,父母就知道,让他跪一夜专心悔过
3、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解释】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折断了织布的机杼来教育孟子。
编码:3 — 山
关键词:母、择、子、机
联想:是一位叫孟子的老母为躲开山上打仗,选择到邻村学堂处住,孟子不肯上学,老母生气折断织布的机杼狠打他
4、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解释】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编码:4 — 寺
关键词:窦、方、五、扬
联想: 到燕山上有座寺,有位道义经精通方法的人,教了五个儿子同时考上状元,名气传扬
5、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解释】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母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编码:5 — 舞
关键词:养、父、严、师
联想: 养了孩子不教育,天天去逛舞厅,父亲后悔罪过,老师也检讨教道不严肃,是自己懒惰
6、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解释】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那么到老的时候都很难有所作为的。
编码:6 — 柳
关键词:子、非、幼、何
联想:儿子不学习被父亲用柳枝打,做父亲的被说不容易,如果这孩子又不学,老了活着也为难。
1、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同‘悌’) 次谨信
【解释】弟子规,是圣人的教诲。首先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是谨言慎行、信守承诺。
编码:1 — 衣
联想:规、圣、首、次
关键词:弟子衣服穿得很规矩,在听圣人训话:首先要孝敬父母再到兄弟姐妹,每次说话都要紧守信用。
2、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解释】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 如果家庭条件允许,只要有时间和精力,就应该多学多问。
编码:2 — 耳
关键词:爱、亲、余、学
联想:耳朵边出现巨响声:不能泛爱大众,而且是欺负人,有毅力,则多学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