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强制执行?
强制执行,是指人民法院或其他权利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生效法律文书(如裁决书、判决书)确定的内容,运用国家强制力量依法采取的执行措施。
强制执行是强制义务方(如债务人)向权利方(如债权人)履行义务的一种行为,是权利方的合法权益得到兑现的一种法律执行方式。
二、向谁申请强制执行?强制执行需要满足什么条件,时效是多久?
(1)向谁申请强制执行?
第一种,对于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或与其同级的被执行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第二种,对于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被执行财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执行。
(2)强制执行的条件:
① 取得具有执行依据的生效法律文书,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出具的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公证债权文书,行政文书等。
② 具有可执行的具体内容,如:需要被执行人给付钱款、搬离房屋、返还财物、赔礼道歉等。
③ 义务方没有按照已生效法律文书全面履行义务,如到期不履行、履行数额不足、履行不完全等。
(3)强制执行的时效:
申请强制执行是有时效限制的,《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九条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
三、强制执行的具体流程是什么?
四、对方没有可执行的财产,怎么办?
当事人申请强制执行后,被执行人没有可以用来执行的财产,人民法院一般会裁定中止执行。但是被执行人有可执行的财产以后,当事人可以再次申请强制执行,并且不受执行时效的限制。
通过法律手段维护个人的合法权益,增加了人们对法律的信心和法治的信仰,而随着人们的维权意识逐渐加强,强制执行的案件数量也呈不断增长的趋势。
如何高效地协助当事人处理强制执行案件,不仅是法律服务公司自身执行能力的体现,也是增强全民法律意识、共同建造法治社会的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