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长很多情况下是从模仿中来,小编整理了几个古代聪明儿童的故事,希望能够让孩子们都能从中有所收获!
聪慧的曹冲
我想,几乎我们每个人小时候都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曹冲称象”,聪明的曹冲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用很快捷的方法得出了一头大象的重量。可以说在被后世传为佳话。
还有一个故事,也能体现曹冲是个聪明的孩子,据说,三国时期,孙权送了一只雉鸡给曹操,有一天,曹操曹操心血来潮,想欣赏其舞蹈,但是曹操派人用尽各种办法,这珍禽就是不鸣不舞,让人徒叹奈何。这时候,曹冲就开动脑筋想出了这样一个办法。她让人制作一面大镜,摆在雉鸡面前。那雉鸡于镜中看到同类,起了争胜之心,当即舞将起来,这一下对镜成双,煞是好看。
曹冲的聪明一直让曹操欣赏赞叹,关于他的机智聪慧也一直被后世传为佳话,只可惜天妒英才,曹冲十三岁的时候就因病早逝,实属可惜!
善于观察的王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这段 关于路边的苦李子的故事,最早记载在《世说新语》上。
这个关于王戎的故事虽然很短,但是很富含哲理,王戎小小年纪就善于观察,还会把观察的结果进行总结。
这是很多孩子都欠缺的,希望家长能够把这个故事讲个孩子听,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如果孩子比较不善于观察生活,建议也可以来凯文速读速记了解儿童注意力相关课程内容,应该可以对孩子的成长有所帮助!
才思敏捷的孔融
“孔融让梨”这个故事相信大家都应该有所了解,三字经中就有对于孔融让梨的这段典故的记录。孔融除了谦让之外,还是个十分机敏的孩子。
相传,孔融十岁,随父到洛阳,时李元礼有威名,登门者须隽才之士或有清誉,又或是中表亲戚,阁人始肯通传,孔融独自到李府,向门官言道:“我是李府君亲。” 门官为他通传后请人府相见,李元礼问道:“君与仆有何亲?”,孔融对日:“昔先祖仲尼(孔子)与君先人伯阳(老子)有问礼之谊,是以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此言出自一个十岁幼童之口,李元礼及在座宾客莫不奇之。时有太中大夫陈韪后至,得闻此事,便道:“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小时候聪明,长大了未必能佳。这倒是很常见的事,不过却是对孔融的不以为然。没想到孔融应声答道:“想君小时,乃当了了。”
这里用了一个歇后手法,意思说陈韪现在是“大未必佳”。陈韪遭此反击,大为尴尬,一时语塞。
一个十岁的孩子,一句话堵得名士张口结舌,孔融才思之敏捷,实在令人赞叹。
在我国古代也涌现出大量的“神童”,他们才思敏捷,宽仁待人,为后世留下了一个又一个“佳话”。
希望这些智慧的孩童的故事,能够成为现代孩子的榜样,学习他们美好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