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晚唐诗人风流才子-杜牧。大和九年(835年)杜牧三十三岁,由扬州赴长安就任监察御史时候前的风流表现。一起看看杜牧自己写的诗就知道什么情况。
·第一首是当时作者由淮南节度使掌书记升任监察御史,离扬州奔赴长安与在扬州结识的歌妓分别时,对那个女子非常依恋之情所作《赠别一》。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形容歌女漂亮,十里扬州街没有其他歌女比他笔下那位美丽。
从意中人写到花,从花写到春城闹市,从闹市写到美人,最后又烘托出意中人。如果不是情意中人不会这样表达的《赠别二》。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这首诗是他和那位歌女分开时难舍难分情景。诗人对妙龄歌女留恋惜别的心情,两人分开时候表达内心煎熬,不过也说明杜牧是有情有义风流才子。
·第三首是离开扬州之后写给的朋友韩绰判官诗中那种难忘记忆。《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这幅用回忆想象织成的月明桥上教吹箫的生活图景,不仅透露了诗人对扬州繁华景象,令风流才子们醉心不已的生活的怀恋,而且借此寄托了对往日旧游之地的思念。
这三首诗只是表达杜牧对歌女爱慕之情,从美丽表达到分别时的难分难舍,再到记开之后还在念念忘。最后通过他在扬州一首总结诗就知道他当时是怎么浪漫《遗怀》。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十年在人的一生中不能算短暂,因此这首诗除忏悔之意外大有前尘恍惚如梦,不堪回首。
这说明诗人当时是比较浪漫,但也看得出来杜牧对自己这样放荡不羁还是有点后悔之意,当时离开了朝廷。杜牧外放的原因史书上并无记载,杜牧自己认为是宰相李德裕的排挤。
最后介绍一下杜牧的成就: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共有527篇诗文,有古诗绝句、律诗、七言绝句著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