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罐疗法,是祖国医学遗产之一,在我国民间使用很久了。晋代医学家葛洪著的《肘后备急方》里,就有角法的记载。所谓角法,是用挖空的兽角来吸拔脓疮的外治方法。
唐代王焘著的《外台秘要》,也曾介绍使用竹筒火罐来治病,如文内说:“……取三指大青竹筒,长寸半,一头留节,无节头削令薄似剑,煮此筒子数沸,及热出筒,笼墨点处按之,良久,以刀弹破所角处,又煮筒子重角之,当出黄白赤水,次有脓出,亦有虫出者,数数如此角之,令恶物出尽,乃即除,当目明身轻也。”
从以上介绍的角法和青竹筒制火罐的情况看来,我国晋、唐时代早已流行火罐了。
此外,清代赵学敏写的《本草纲目拾遗》、吴尚先的《理瀹骄文》以及《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对于我国火罐的产地、使用方法和适应症等,介绍的就更为清楚了。
角制罐
用牛角或羊角加工制成。用锯在角顶尖端实心处锯去尖顶,实心部分仍需留1-2cm,不可锯透,作为罐底。口端用锯锯齐平,打磨光滑。长约10cm,罐口直径分为6cm、5cm、4cm三种。其优点是经久耐用。
竹制罐
用直径3-5cm的坚实成熟的竹,按节截断,一端留节年底,一端去节作口,罐口打磨光滑,周围削去老皮,做成中间略粗、两端稍细,形如腰鼓的竹罐。长约10cm,罐口直径分为5cm、4cm、3cm三种。其优点是轻便、廉价。不易破碎;缺点是易燥裂漏气,吸附力不强,不易观察皮肤的变化。
陶制罐
由陶土烧制而成,形如石臼,罐口平滑,鼓肚,口底稍细,分为大、中、小三种型号。其优点是吸力强;缺点是易破碎,不易观察皮肤的变化。
玻璃罐
玻璃拔罐是目前家庭最常用的拔罐,各大医药商店的器械柜均有出售。它是由玻璃加工制成,一般分为大、中、小三个型号。其形如球状,下端开口,小口大肚。其优点是罐口光滑,质地透明,使用时可观察到拔罐部位皮肤充血。淤血程度,便于掌握情况;缺点是易摔碎损坏。
挤气罐
挤气拔罐常见的有组合式和组装式两种。组合式是由玻璃嗽叭筒的细头端套一橡皮球囊构成;组装式是装有开关的橡皮囊和橡皮管与玻璃或透明工程塑料罐连接而成。其优点是不用点火,不会烫伤,使用安全,方法简便,罐口光滑,便于观察。
抽气罐
抽气罐常用青、链霉素药瓶,将瓶底磨掉制成平滑的罐口,瓶口处的橡皮塞应保持完整,留作抽气用;医药商店的器械柜也有出售成品真空枪抽气罐,它是有机玻璃或透明工程塑料制成,形如吊钟,上置活塞便于抽气。其优点是不用点火,不会烫伤,使用安全,可随意调节罐内负压,控制吸力,便于观察等。它是家庭最适用的抽气拔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