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
故宫在明朝永乐皇帝四年也就是1406年开始建造,是在南京故宫为建造蓝本的基础上建造的。1406年永乐皇帝朱棣为了完成自己父亲朱元璋生前的愿望,准备把明朝的首都迁到北京去。
于是就唯博枣命人根据南京故宫的样子,在北京也建造一座故宫,一直到了1420年北京故宫才建立完成,总共用了十四年。
扩展资料:
1406年,明朝永乐皇帝开始修建故宫博物院。据明朝记载,这座世界上第一座宫殿的建造,花费了10万名最优秀的工匠和100万名普通劳动者15年的时间才完成。此后,明、清两代皇帝进行了多次重建和扩建,但整体外观没有太大变化。
共有24位皇帝居住在这里,第一位是明朝永乐皇帝朱棣,最后一位是清朝的宣统皇帝溥仪。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都建在一个8米宽的巨大平台上,总面积约8.5万平方米。太和殿宽60.1米,深33.33米,高35.05米,是最高、最辉煌的指拆大殿。
皇帝登基、大婚、册封、敕令出征等都会在这里举行盛大的仪式,当时成千上万的人高呼万岁,数百种礼器锣鼓齐鸣,极具人情味。太和殿后面的和殿是皇帝参加重大仪式休息和接受祭拜的地方,而最北的保和殿是皇帝举行宴会和寺庙考试的地方。
内院由甘庆、焦台和昆宁三个宫殿,以及东、西六个宫殿,皇帝和他的嫔妃居住的地方,俗称三宫六院。在住宅的北面是一个小巧别致的皇家花园。
明清两代皇帝住在乾清宫,皇后住在坤宁宫银银,交流殿是皇后活动的地方。在清朝中后期,皇帝和皇后都搬到了西六宫,其中最著名的是养心殿。从雍正时期开始,它就成为了皇帝统治和睡觉的地方,慈禧太后也在这里住了40多年。
紫禁城是永乐帝朱棣下令于明朝建造的。 紫禁城从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是明清两代皇族居住的宫殿,是现如今家喻户晓的北京故宫。明朝建立之后,开国皇帝朱元璋将首都定在南京,并且建造了南京宫殿,朱元璋去世之后将皇位给了自己的孙子,于是朱元璋的儿子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成功篡位登基紫禁城是明朝建的。
紫禁城一般指北京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群。紫禁城取紫微星居于天地中心之意,表示这里是世界的中心,“拿态李紫”是指居于中天的紫微星,自古以来,紫微星都代指皇帝,是天地的象征,另外皇宫戒备森严,又被叫禁地,所以称为紫禁城。故宫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面积约为725000平方米。
现如今的紫禁城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是世界上现闭庆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消迟一。
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它是一座长方形城池,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
拓展资料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是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也是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有“世界五大宫之首”(世界五大宫分别为: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之称。
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历代宫殿都“象天立宫”以表示君权“受命于天”。由于君为天子,天子的宫殿如同天帝居住的“紫宫”禁地,因此又名紫禁稿并城。
故宫始建于公元1406年,1420年基本竣工,是明朝皇帝朱棣始建。故宫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面积约为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
相传故宫一共有9999间房,实际数据是1973年专家现场测量故宫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计8707间(而此“间”并非现今房间之概念,此处“间”指四根房柱所形成的空尘敬模间)。宫城周围环绕着高12米,长3400米的宫墙,形式为一长方形城池,墙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
故宫宫殿建筑均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故宫有4个门,正门名午门,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派缓北门名神武门。面对北门神武门,有用土、石筑成的景山,满山松柏成林。在整体布局上,景山可说是故宫建筑群的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