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是由西周时期的尹吉甫采集,春秋时期的孔子编订而成的。
《诗经》的采集者尹吉甫是西周晚期深得天子周宣王信任的大臣,他辅佐周宣王迎来了西周时期的最后一个盛世,在当时是一位身份和地位很高的人。他曾跟随着周宣王讨伐过北边的少数民族,也代表过周天子巡视天下,因为他的身份地位和人生经历,才有机会和能力去西周王朝的各个诸侯国亲自和下令采集民间歌谣。
”尹“字的演变过程:
”尹“是一个会意字,含义是一只手拿着一支笔或一根手杖的人。
手拿笔,以示治事;手持杖,以示权力。尹字,原意代表的是撰写文书的人或用笔书写公文的一种官职。比如西周时代楚国的最高长官就称令尹。后来”尹“引申成了一个姓氏。
《诗经》里的诗歌诞生的时代可以追溯到殷商晚期到西周初期,尹吉甫是西周晚期的人,所以可以大胆猜测最初的《诗经》是由西周时期的采诗官去各个诸侯国收集,由尹吉甫进行编辑而成的。
关于最初的《诗经》是怎么收集的,怎么形成一本诗集的,至今有很多的猜测,这是其中一种可能。
现呈现的《诗经》是孔老夫子在尹吉甫原有的《诗》的内容和数量上,重新编订后确定下来的,其中有三百一十一首诗歌。
《诗经》中年代最早的作品是商王朝灭亡前,商王朝宗庙祭祀的诗歌《商颂》:奏鼓简简,衎我烈祖。於赫汤孙,穆穆厥声。庸鼓有斁,万舞有奕。
最晚的作品是春秋时期中叶的《陈风·株林》:胡为乎株林?从夏南!匪适株林,从夏南!驾我乘马,说于株野。乘我乘驹,朝食于株!
这些诗歌上下相隔了五六百年的时间,所以《诗经》这部作品不是某一个人的作品,是在岁月的流转中,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对它进行编定、进行保存,才慢慢呈现出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诗经》。
《诗经》是一部距离我们今天约有三千年历史的作品。三千年后的今天我们还能读懂它,是得益于我们使用的文字,是在于甲骨文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