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的古装剧,总是听到太监宣旨,开头两句必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而读《史记.秦始皇本纪》时,发现赢政皇帝对臣下的奏章多数时候批示的只有三个字“制曰:可”。于是我好奇皇帝诏曰与制曰,有何不同呢?
秦始皇像
《史记.秦始皇本纪》 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制曰:“可。
皇帝制曰是皇帝的命令,是由皇帝亲口说出的指示,是必须要执行的事项。皇帝诏曰则是皇帝写在在诏书的指示,是必须要遵守的命令。皇帝的命令有大有小,大的称为命,小的称为令;制书一般对重臣下达,诏书则可对全国民众下达。诏书的本质是一种令,而令的实质是法律,令是全国民众都遵守与执行的;制书则只在重臣之间流传,由重臣执行,并非面对全国民众。
皇帝制曰
秦朝初立,百废待兴,外有匈奴之祸,内有复辟之乱,事多且杂,件件关乎帝国命运,非皇帝权威不能决断。因此赢政在重臣的奏章中多数用“制曰”,表达了皇帝本人对该事件的意见,重臣可以立即执行,也可再议。如果赢政皇帝用“诏曰”,则表达了皇帝的命令,是不能再议的了,是一定要在全国执行的令了。
皇帝诏曰
因此我认为秦始皇采用“制曰”来批示文件,体现了赢政的执政水平高,即明确表达了自己的意见,也给臣下了回旋空间。制书只在重臣之间执行与讨论,一旦形成一致意见,则下诏书对全国民众,此法甚妥。
秦始皇兵马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