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政治制度传承之久远,体系之完备,影响之深刻是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都不能比拟的。
从公元前221年秦王政兼并六国、建立秦朝到孙中山先生推翻清朝、建立民国的2300多年间,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直都是中国帝制时代的根本政治制度。
明清两代专制皇帝的居所——紫禁城
时至今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以君主专制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制度”等将“专制主义”或“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相连的表述频繁见于各种历史读本和各大出版社发行的中学历史课本。
但毋庸置疑的是,许多人甚至许多对中国古代史饱有兴趣的人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这一表述还是不太了解。
专制皇权的标志——玉玺
迄今为止,人们普遍认为,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萌芽于春秋、形成于战国,确立于秦朝。
两汉四百年间得到了相当的巩固,隋唐时又进一步完善,宋元时期再次取得新发展。
明清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随着内阁和军机处的相继设立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并走向顶峰。
天子的象征——龙
所谓专制主义指的是一种决策体制,与民主决策相对。
它是一个人或者极个别人集所有权力于一身,凡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行政、司法等一切大事都由一个或极个别人独裁专断。
这种决策体制的最早起源,可以追溯到氏族社会时期的家长制。
而所谓中央集权则是一种管理体制,即全国行政、军事、财政、司法、文化等一切大权都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并充分执行中央政令。
这种管理体制的最早起源,和专制主义一样,也可以追溯到氏族社会。
然而,氏族社会末期中国先民逐渐进入阶级社会、建立国家,萌芽于家长制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还没来得及发展就被具有朴素邦联性和地方分权性质的分封制所取代。
周代青铜器——分封之下权力与身份的象征
秦朝至清朝中国实行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真正萌芽是在春秋时期的秦国和晋国。
万昌华先生在《秦国专制独裁体制形成原因再探》一文中运用大量的考古资料和文献史料证明秦人在立国之初即畸形崇君。他说:
春秋与战国两时期,与东方各国相比,秦国君主所拥有的权力巨大,也表明了其体制是专制独裁体制。
这也表现在三点上:1、秦国君主用人的自由裁量权巨大;2、秦国君主在国事上的自由裁量权巨大;3、秦国君主具有广泛的生杀人的自由裁量权力。
亲兵马俑——秦始皇的地下大军
而我们知道,君主专制往往以中央集权为前提。
由上述言论中所论秦在立国之初即存在专制独裁体制,我们大致可以说,秦国在立国之初也定然存在一定程度的中央集权。
当然,也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真正萌芽是在春秋时期的晋国。
无论持何种看法,有一点却是相同的,即大多人都认为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早在春秋时就已然出现。
到了战国,井田制(郭沫若先生认为井田制是土地国有制)、分封制彻底崩溃。
驷马战车
经过激烈的兼并战争中国已经出现了局部统一,在各国变法浪潮中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封建经济中的各种成分如地主经济、自耕农经济及以此为基础的商业、手工业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这时,无论是地主、自耕农、商人亦或小工业者都希望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社会安定、保障经济发展。
魏、齐、韩、赵、楚和秦都在改良或变法中相继确立了强弱不同的区域性的中央集权和一定程度上的君主专制。
其中以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也作为成功,加上秦国向来就有君主专制、集权中央的倾向,所以秦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为强大。
秦国大军
秦国确立强大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后,一方面,可以有效组织人力物力从事大规模的经济活动,为秦国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另一方面,更加具有了进行大规模兼并战争的能力。
正是在此基础上,秦王政才得以兼并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大一统王朝——秦朝。
秦始皇影视形象
战国的最后十年,秦王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先后扫灭了韩、赵、魏、楚、燕、齐,完成了华夏历史上首次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
为了控制和管理空前辽阔的疆域,秦国君臣需要专制主义的决策体制和中央集权的管理体制更加有机地结合。
由是,秦王政、廷尉斯(后为丞相)等在前代政治制度的基础上完善或发展出了如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等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体系。
秦始皇画像
首先,秦始皇通过皇帝制从法律上确定皇权至上、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的专制独裁原则,将国家一切军政大权集中到自己手里,使自己成为了国家的主宰和权力的中心。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王政兼并六国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确宗自己身为天下共主的称谓尊号。他说:
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人商议之后,提议说:
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
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
群臣建议秦王改称“泰皇”,秦王政则根据此议最终决定去“泰”着“皇”,采上古帝位号,称皇帝。并说:
自今已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关于“皇帝”的释义,东汉后期的大学者蔡邕说:
“皇帝,至尊之称。皇者,煌也。盛德煌煌,无所不照。帝者,谛也。能行天道,事天审谛,故称皇帝。”
秦始皇作为华夏首个大一统王朝最高统治者的威仪由一个古之莫及的称号的诞生而彰显的淋漓尽致。
秦兵
其后十余年间,他和身边的大臣围绕着“皇帝”这一称号建立起一套以皇权至上、皇帝独尊、皇位世袭为基本特征的皇帝制度,并通过各种制令、诏书、石刻告知天上地下的神灵人民。
从此,皇帝成为了国家的主宰和政权的权力中心,深刻影响中国2000余年的君主专制完全确立。
其次,他结合以往的秦国制度创立了三公九卿制,将政权、军权(秦朝存在的15年间,军权一直掌握在皇帝手里)、监察权分别丞相、太尉(虚设)和御史大夫,而皇室和国家的具体事物则有九卿专职办理。
通过分权理事的三公九卿秦始皇进一步将国家的所有大权都集中到了自己手里。
秦始皇影视形象
再次,秦王政以“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为由否定了丞相绾再行分封的建议,采纳了廷尉斯的进言将郡县制推向全国,分天下为36郡,后增至40郡,每郡下辖若干县,郡县长官一律由中央任命不得世袭并接受中央的直接管理。
最后,由于秦国君臣的不懈努力短短十四五年间,强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全国范围内确立起来,中国帝制时代的政治格局基本奠定。
凡是在秦之后的大一统王朝无论在政治制度上如何变更,其实质都是以皇帝制为核心对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的完善与发展。
中国古代社会的后期最杰出的专制皇帝——康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