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京剧又称平剧、京戏,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各地。它形成于北京,成熟于北京,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它集中了多个地方剧种的艺术精华,积累深厚,源远流长。
京剧前身是清初流行于江南地区,以唱吹腔、高拨子、二黄为主的徽班。京剧艺术是在一些古老戏曲基础上经过综合、丰富、融化、提高而形成,如徽调、汉调(楚调)、昆曲、秦腔、京腔,并受到民间俗曲的影响。京剧在文学、表演、音乐、舞台美术等各个方面都有一套规范化的艺术表现形式,有“国剧”之称。京剧表演体系被视为东方戏剧表演体系的代表,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清代乾隆中叶以后,除了原来活跃于京都舞台的昆曲、京腔之外,来自山西、陕西的梆子腔(秦腔),来自安徽的徽调皮簧和来自湖北的楚调皮簧,渐渐集中进入北京。1780年,四川的秦腔演员魏长生等人进京,搭入原在北京的京腔戏班一一王府大班演出,冲击了京都舞台。1790年,来自江南的安徽戏班为乾隆皇帝祝寿使京都舞台呈现热闹景象。徽班因此被召进北京参加朝廷大典的演出,而且能够长期留京演出。著名的为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班,虽然和春成立于嘉庆八年(1803),迟于三庆十三年,但后世仍并称之为“四大徽班进京”。四大徽班进京献艺,揭开了200多年波澜壮阔的中国京剧史的序幕。
在北京的各声腔剧种的艺人,面对徽班无所不能、无所不精的艺术优势,无力与之竞争,多半都转而归附徽班。他们中有北京舞台各声腔剧种的名优,于是就形成了多种声腔剧种荟萃徽班之势。也因此,徽班在诸腔杂奏的过程中,从“两下锅”“三下锅”到“风搅雪”,逐渐侧重皮黄戏的演出。
徽班原本扎根于民间,又能在舞台上独演,它们进京时的规模已相当可观,并且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平。它们既能演唱徽调,也能演唱汉调、昆曲、梆子。先后到京的汉戏艺人也因大多搭徽班演唱,使西皮二簧两种腔调进一步融合,剧目进一步合流。为了满足宫廷、贵族、官坤以及民间多方欣赏要求,以利生存,徽班演员也学习昆曲的表现手法和演出风范,更加提高了皮簧戏的艺术水平。徽班根据板腔体剧种的要求,不仅保留了徽调、汉调的原有剧目,吸收了部分梆子剧目,还继承了昆曲的部分折子戏。
那么京剧这个名称正始是怎么来的呢?这个我们不能不提到上海。有一件非常有趣的事:京剧虽然诞生在北京,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一个固定的名称,或称二黄,或称皮黄,或称乱弹。它是在上海首次定名为“京剧”的。光绪二年(1876年)2月7日,上海《申报》上刊登了一篇题为《图绘伶伦》的文章。文章说:“京剧最重老生,各部必有能唱之老生一二人,始能成班,俗呼为台柱子。”《申报》是当时上海最有影响力的报纸,从此,“京剧”之名称传遍天下,一直至今。
上海有京剧,始于同治六年(1867)。同治五年时,有个叫罗逸卿的英籍华人营建了一座仿京式戏园,名“满庭芳”。开张时派人赶天津邀角,置办锦绣行头。由此,京剧艺术便从天津传到了上海。同年,又有巨商刘维忠建“丹桂茶园”,邀北京三庆等班中名角组班南来。次年秋丹桂园主再度进京,聘请老生周春奎、武旦王桂喜、净角大奎官、武生孟七、武丑张七、老生兼武生杨月楼及鼓师程章甫(程长庚之子)等数十位好角南来,上海京班戏园演剧日见兴盛。此后,随着京、津两地京班艺人大批南下,上海开始发展成为我国南方的京剧艺术中心。
京剧南来,上海的徽班受到冲击,在激烈的艺术竞争中,京班的优势地位日益巩固,而徽班戏园的营业日趋衰落,终至走上了由京徽合班同台,进而化徽为京的道路。京剧南传到上海后,京班戏园业主为发展营业,不断邀请山陕梆子和直隶梆子名角前来搭班演出。梆子戏传到江南一带远比京剧早,自乾隆五十年京都禁秦腔,魏长生南走扬州,北京秦腔艺人南下苏皖者不少,自此,长江中下游地区秦腔广泛流行。经过多年合演,京剧接受、吸收了徽、梆的艺术,从而形成了南派京剧。
光绪年间,京剧在上海已经盛行,京角来沪十分频繁。首批来沪的京剧艺人大部分在上海安家落户,这些京剧艺人还在上海广收门徒,其门徒大多学成出师后登台表演。随着京津的京剧演员继续大量南来,有在京津一带未能获得发展者,一经南下,竟能有所建树,上海京剧的从业人数反而超过了北京和天津两地。由此,上海逐渐成为京剧在南方活动的中心,并向周边省市迅速传播。
在京剧艺术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一批杰出的代表人物。如在京剧的孕育形成期以程长庚为其代表,成熟期当以谭鑫培为其代表,鼎盛期以梅兰芳为代表的四大名旦的旦角艺术,以余叔岩、杨小楼为代表的生行艺术,达到了空前的高峰。尤其是梅兰芳为主的一代京剧艺术家首次把中国京剧艺术推向了一个世界级的艺术高峰,使京剧表演体系与德国的布莱希特表演体系,前苏联的斯坦尼斯拉夫表演体系并成为世界三大表演艺术体系。
总而言之,京剧的形成和逐渐成熟主要有三个条件,一是在徽调和汉调融合中继承了多种古老戏曲艺术;二是艺术家的革新创造才能,并且他们始终不脱离民间演出,得到了广大人民的喜爱和支持;三是由于宫廷贵族的爱好,“上有好者,下必甚焉”,这些上层建筑为京剧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支持,并对艺术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促进了演唱技艺的提高和舞台表演的提升。
新中国成立之初,在毛泽东提出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指引下,京剧在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衰退后,得以顺利率先进行了传统剧目的整理改编工作,清除了旧社会给京剧艺术打造的病态、丑恶、歪曲的舞台形象,创作、演出了不少优秀的现代题材和历史题材的新剧目,并且通过北京及全国京剧院、团及戏曲学校,培植了大批优秀的京剧人才,出现了京剧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自1966年开始十年动乱后,京剧艺术受到严重挫折。拨乱反正后,正确的方针政策得以恢复,京剧艺术因而复苏并带来了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