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由陈国星导演执导的电影《横空出世》一经推出,就在第2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获得六项大奖。时至今日,这部电影在豆瓣仍被网友打出9.4的高分。而这部电影的主角之一李幼斌饰演的陆光达,就是我们今天故事的主人公。
李幼斌在《横空出世》中饰演陆光达
李幼斌饰演的陆光达原型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邓稼先。
邓稼先1924年出生于安徽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父亲在清华、北大担任哲学教授,1935年,考入志成中学,与杨振宁结为最好的朋友。1937年北平沦陷,在父亲安排下,他随大姐去了昆明,并于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此刻的他才17岁。
1945年抗战胜利时,邓稼先从西南联大毕业,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纳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仅用2年时间就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
1950年,26岁的邓稼先获得美国普渡大学理论物理博士学位
当时,美国政府为了留住这位年轻的物理博士,承诺提供优越的科研条件和生活环境,结果毕业后9天,心系祖国的邓稼先毅然回国。
这里有一段让邓稼先气愤不已的事情,在回国途中,遇到了赵忠尧教授等一行人,从他这里得知钱学森教授回国事件的经过,邓稼先十分气愤地说:“因为他们知道,一旦新中国插上科学的翅膀,将会生出与美国抗衡的力量!”
而当轮船到达日本横滨港时,赵忠尧等三人被美FBI人员带走调查,这件事更加坚定了邓稼先用自己所学知识报效国家的想法。
1958年秋,时任二机部副部长钱三强找到邓稼先,说“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问他是否愿意参加这项必须严格保密的工作。邓稼先义无反顾地同意,回家对妻子只说自己“要调动工作”,照顾不了家庭和孩子,往来信件也可能会很困难。从此就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一头扑到了戈壁荒漠中。
1959年6月,中苏之间的矛盾最终爆发,苏联单方面毁约了《中苏国防新技术协定》,并撤走了233名核工业系统的苏联专家,拒绝提供原子弹研制的所有资料,能带走的带走,带不走的就地销毁。为记住这个日子,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工程代号定名为“五九六”。此后,研发条件更为艰苦,全体科研人员硬是靠着算盘和手摇计算机,夜以继日地进行运算,靠着可以铺满整个罗布泊的演算草稿,生生地将极为复杂的原子理论给算了出来。
手摇计算机
有时为了演算一个数据,一日三班倒。算一次,要一个多月,每当过度疲劳或思维中断时,邓稼先都着急地说:“唉,一个太阳不够用呀!”
1962年9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设计方案终于形成,紧接着邓稼先和一大批中国科学家一起,义无反顾地奔向了青海金银滩,而我们现在也很难想象那个年代,那个地点的艰苦。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连一棵树都种不活,基地人员喝的都是盐碱水,吃的米饭像沙子一样根本煮不熟,馒头一捏就是死疙瘩。
在实验基地的科研人员
临近正式实验,邓稼先的压力很大,甚至在向周总理汇报的时候,双手都止不住发抖,周总理见状忙拍拍他的肩膀笑着跟他开玩笑:“稼先同志啊!如果你都这么紧张的话,我们这些老同志,都要心脏病发作啦!你要负责的啊!”邓稼先自己也笑了,气氛才缓和下来。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点,一切的努力终于收到了回报,我国成功试爆了自己第一颗原子弹。
1979年,在一次试验中,邓稼先不顾大家的阻拦,冲进现场去找核弹碎片,这让他的身体受到了严重的辐射伤害。
邓稼先在核爆点附近寻找未爆的核武器弹头
1984年,邓稼先率领团队在大漠深处成功研制中国第二代新式核武器,并指挥了他一生中最后的一次核试验。邓稼先高兴地写下:“红云冲天照九霄,千钧核力动地摇。二十年来勇攀后,二代轻舟已过桥。”
然而,因为长期接触核武器受辐射影响,他的身体状况已不允许他继续工作了,不得已回到北京住院治疗。直到1986年6月,各大媒体才解密邓稼先和他的团队,用28年默默无闻和艰苦卓绝的努力,换来了新中国在世界上的核大国地位。
1986年杨振宁到医院在看望他时,谈到了研制两弹奖金问题,他说出“真相”:“原子弹10元,氢弹10元,跟外面的传言是一样的。”
1986年,杨振宁看望在医院接受治疗的邓稼先。因核辐射全身大面积溶血性出血,照片中邓稼先的嘴角还有血痕
原来,当时原子弹成功研制总奖金是1万元,可是参与的科学家多,才按10元、5元、3元3个等级发下去,因为邓稼先的贡献大,所以他拿的还是最高奖励级别,但每一个“弹”却也只有10元钱。
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去世,享年62岁。
“假如人死后可以再生,那么,我仍选择我的祖国,选择核事业!”
淡泊名利,舍生忘死,一心为国者,人民会永远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