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当时,罗曼·罗兰侨居中立国瑞士,但是这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浩劫使他在精神上感到极度痛苦:“我痛苦万分,简直想一死了之。生活在这种发狂的人类中,无可奈何地眼看文明崩溃,多么可憎可怕。这场欧战是几世纪以来历史上最大的灾祸,这是我们寄托在人类博爱上的最神圣的希望在破灭。”
1914年9月15日,罗曼·罗兰在《日内瓦日报》上发表了他生平第一篇政论《超乎混战之上》,也由此开始了他用饱含热血的文字呼唤自由、民主与光明的征程。
追求文学梦想
1866年1月29日,罗曼·罗兰出生于法国勃艮第区的克拉姆西小城。父亲是公证人,母亲是个农民。家人认为世道维艰,对罗曼·罗兰的最大期望便是得到一份稳定工作,一生衣食无忧。
罗兰1岁的时候,被粗心的保姆遗忘在房子外面,在极寒的天气下,他差点冻死,从此患上了支气管的各种疾病;5岁时,小他两岁的妹妹不幸夭折,几乎击垮了他的母亲,罗兰也深受死亡阴影的侵扰。每每病魔来袭,他都会回忆自己躺在小床上一遍遍哼着:“我不想死……”
罗兰的敏感天性中藏着对艺术的热爱。他受母亲的影响痴迷音乐,同时如饥似渴地阅读。他十六七岁开始读《哈姆雷特》,“心里泛起强烈的共鸣与回响”,从此“我把最好时光给了莎士比亚,我把他整个儿吞下去了。或者,不如说我被他整个儿吞没了”。
上巴黎高师时的罗曼·罗兰
1880年,家里为了他的学业发展,举家搬至巴黎,父亲甚至为此放弃了世袭的公证人职业,当了一名银行小职员。罗兰报考了巴黎高师,这所学校在法国文化思想界地位崇高,毕业出来就可以谋求一份稳定的教师职业。
未来似乎清晰可见,但他始终不曾忘记自己的艺术理想。罗兰给自己设计了一个计划:毕业后出来教7年书,为家庭尽责任,其间写出一直准备着的《宗教战争史》,然后从30岁开始,生命属于自己,他将创作人生中第一部小说。“如果我做到了,那么我活到35岁,可以死而瞑目了。”
1892年,26岁的罗兰与贵族小姐克洛蒂尔特闪婚,“我的妻子是音乐家,和我同样程度,音乐在我们的爱情上占一半地位。”刚开始婚姻是幸福的,但是克洛蒂尔特只希望丈夫能一举成名,于是再三催促罗兰带着手稿去走访文艺界的权威人士,请求他们提拔,这让罗兰感到屈辱。而且罗兰醉心1789年大革命历史,最初创作的都是革命题材的戏剧,知音寥寥。克洛蒂尔特美梦破灭,但罗兰不为所动,两人终于在 1901年离婚,分道扬镳。
为英雄立传
罗兰生活的时代,法国盛行绝对真实的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文学。茨威格形容其时占据舞台的是“通奸故事,琐碎的色情冲突,从来没有触及全人类的道德伦理问题”,自然主义将生活引向“狭隘、平庸和琐碎”。罗兰想要凌驾于摇摆不定的现实之上,想要永恒理想的伟力。他似乎注定孤独,也倍感失意。
罗兰将眼光投向了自己崇敬的对象,发现“越是深入研究伟大作家们的生活,就越对他们毕生遭受如此众多的不幸感到震惊”。罗兰转而歌颂那些不甘于平庸的天才,在痛苦与患难中奋斗的灵魂,《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应运而生,涵盖音乐、美术、文学三大领域的巨人。罗兰形容自己写《贝多芬传》,是唱出了“病愈者的感谢曲”。尽管文学界对其无动于衷,但这本小册子的声名不胫而走,销量绝佳,成为罗兰的成名作。
罗兰的英雄主义集大成之作,是他的代表作《约翰·克利斯朵夫》,“献给各国受苦、奋斗、而必战胜的自由灵魂”。这本书从1890年开始构思,1912年写完,前后经历二十余年。
有人说《约翰·克利斯朵夫》是一部个人的心灵成长故事,也有人说《约翰·克利斯朵夫》是一部气势磅礴的史诗。如小说中写的那样:“真正的光明绝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遮罢了;真正的英雄绝不是永远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罗曼·罗兰想要表达的,正是一颗坚强的心是如何经历精神上的种种历险,从幼稚走向成熟,最终战胜内心深处的怯懦和卑鄙。
成为英雄的一员
目光再回到1914年,罗兰在《日内瓦日报》上发表了《超乎混战之上》。这是他人生第一篇政论,也是他走出书斋,从书写英雄人物,到成为一名真正的英雄的开始。
《超乎混战之上》发表后引起了轩然大波。这篇文章宣称各民族、各国文化都有自己固有的优点,应当互相尊重。这就是说,德国民族、德国文化也有自己的优良传统,值得法国人尊敬和重视。单凭这一个观点,就足以令法国的民族沙文主义者以及受他们影响的公众暴跳如雷。《超乎混战之上》的发表震动了德、法的知识界,激怒了社会舆论,罗曼·罗兰顷刻间成为众矢之的,甚至被法国人骂成“卖国贼”。
但罗兰丝毫不为所动,而是更加坚定地走出书斋,走向了社会。茨威格在罗兰的传记中写道:“罗曼·罗兰个人的存在随着1914年的来临而消失。现在,他的生活不属于他自己,而属于整个世界,他的生平成了一部现代史,同他的社会活动不可分割……他的每一篇文章、每一封书信都是一篇宣言,他的个人存在就是一出英雄剧。”
1915年,为了表彰“他的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罗兰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但由于法国政府的反对,拖到1916年的11月15日,瑞典文学院才正式通知他这一决定。罗曼·罗兰将奖金全部赠送给国际红十字会和法国难民组织。
1931年,罗曼·罗兰在瑞士的家中接待了来访的甘地。罗兰曾为甘地写过传记,甘地的思想对他探索社会发展出路的思考影响很大。
罗曼·罗兰超越国家民族主义的桎梏,以全人类的视角,为世界的和平、自由和光明发声。就像茨威格所写的那样:“我们曾经敬奉之至的多少座丰碑都已坍塌破碎,被动荡夷为平地;罗曼·罗兰竖起的丰碑却挺过枪林弹雨,穿过唇枪舌剑,傲然屹立。他的作品是人们强大的精神支柱,在这个骚动的世界上,一切具有自由灵魂的人们,都可以到这儿寻求安慰。”
他的著作经过高温熔炉的反复冶炼,盈溢着一种悲天悯人的宗教情怀,以及对人类无限深情的眷爱。它恰像一把精致的小提琴,既能奏出无限温柔、和谐、天使般的妙唱,也能加入到庞大乐队中合奏出汪洋大海般汹涌澎湃的宏音。他的思想在席卷欧洲的战争风暴中岿然不动,他的目标不是成功,而是忠于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