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大政治家曹操被文学作品丑化成白脸奸臣一样,在影视戏剧作品中那位和包公唱对台戏的大反派庞太师,居然也是位“沉冤”千年的人物。真实的庞籍是宋仁宗时期的一位重臣,公正耿直,能力超强,对社会发展、边疆稳定做出了极大贡献。
庞籍出身于书香门第,庞爸爸任国子监博士,相当于最高学府的教授级人物。在这样的家庭影响下,庞籍饱读诗书,二十七岁就进士及第。他最初担任了黄州司理参军,深受知州夏竦的赏识。夏竦识人能力颇强。有个故事说,宋庠、宋祁兄弟青春年少时见到夏竦,夏竦命二人作落花诗。通过对二人诗作的评价,断言以后宋庠能中状元、做宰相,宋祁也能做大官。宋家兄弟日后前程果然如夏竦所言。当夏竦见到庞籍后,认为这是位宰相之才,必成大器。庞籍的职业发展也应证了夏竦的断言。
庞籍(988年—1063年)_图
庞籍引起宋仁宗注意到是他曾力保仁宗亲政。仁宗即位初期刘太后垂帘听政。刘太后去世时还不忘自己的好闺蜜杨太后,留下遗旨《内东门议制》让杨太后继续垂帘听政。这对于年轻的宋仁宗来说十分不甘心,于是朝堂上就发生了关于是否亲政的争辩。时任殿中侍御史的庞籍认为此时不妥,他力主仁宗亲政,并当众烧掉了《内东门议制》,统一了朝堂意见。宋仁宗对庞籍非常感激。
庞籍从来不恃宠而骄,办事公正。亲政后的宋仁宗接手的是一个国内经济出现颓势的烂摊子。庞籍建议年轻的皇帝“用人宜辨邪正、防朋党,擢进近列,愿采公论,毋令出于执政。”庞籍的这些行为得到朝野上下一致肯定,被誉称为“天子御史”,也就是说他是监督天子的。
庞籍的刚正不阿也是出了名的。他担任开封府判官时,仁宗宠爱的尚美人常派内侍到开封府传达旨意,“教旨免工人市租”,干预政事。一个后宫美人竟然来干涉政务,庞籍不畏权贵,丝毫没给皇帝宠妃面子,对此严加拒绝,还传令将宣旨的内侍痛打了一顿,并且敲名叫响地说:“今后再有后宫传命,一概不接受!”庞籍始终保持了凛然正气。
宋仁宗,赵祯(1010年5月12日—1063年4月30日)_图
“儒将不须躬甲胄,指挥玉尘风云走。战罢挥毫飞捷奏,倾贺酒,三杯遥献南山寿。草软沙平春日透,萧萧下马长川逗。马上醉中山色秀,光一一,旌戈矛戟山前后。”这是庞籍所写的《渔家傲》,尽显一代儒将对风范。庞籍虽文官出身,但是他的军事才能相当高,在与西夏元昊的多年周旋中就可以看出来:
西夏一度与大宋关系紧张,元昊包藏着吞宋野心。庞籍临危受命,被任命为陕西体量安抚使,开始为防范西夏而做准备。这期间,庞籍做了三件大事:一是选拔狄青。狄青的军事理论和实战能力都非常高,庞籍任命狄青在桥子谷旁筑寨驻兵。二是自己解决军需。当时数万士兵的军用物资很成问题,庞籍采用了自给自足的方法来解决。他招募当地百姓就地耕种以供军粮,并且以寨为基地,逐渐收复被西夏攻占的其它城堡,逐渐扭转战争局势。局势逐渐稳定后,庞籍提出对个头不达标的、五十岁以上、身体虚弱的兵士进行裁减,安置务农,这样减少了许多军费开支,这些节省下来的钱用到了民政上。
辽 北宋 西夏形势图_图
元昊曾派人前来和庞籍谈判,城府深的庞籍认为是“奸计”,下令屯兵防袭击。果然西夏出兵,但迫于宋军防备森严,没能讨到便宜,只好悻悻撤兵。庞籍用他的智谋和胆识与元昊较量多年,一方面利用西夏内部矛盾制造不合,让西夏不断拖延攻打大宋的时间;一方面抓住机会休养生息,让陕西府的经济一度壮大真逼西夏的兴庆府。结果多年与西夏的斡旋,西夏不得不向宋朝称臣。
狄青为庞籍部下多年,深受庞籍赏识,终成一代名将。皇祐四年(1052年)广西发生了壮族首领侬智高叛乱,朝廷多次派军镇压均失败。时任宰相的庞籍推荐旧部狄青,任狄青为宣抚使,办理岭南军事。当时有谏官提出反对狄青专任。但是庞籍认为狄青本身出身行伍,如果以文臣为狄青副手,则将令难行,支持狄青专任。后来狄青统领岭南各路军士,深刻了解和总结了之前宋军失败的原因,制定了鼓舞士气方案,对侬智高采取奇袭,获得了胜利。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_图
包公戏里“庞太师”的原型是仁宗宠妃张氏的伯父张尧佐。张尧佐去世后被赠为太师,不是活着的“太师”。
张尧佐早年担任地方小官时,“持身谨畏,颇通吏治,晓法律”,还是位不错的父母官。后来侄女张氏为抬高自己在宫中的地位,有意提拔伯父。
火箭式的提拔并不是件好事。越到高位就越显示出张尧佐的能力与职位不符,遭到朝中众官的弹劾,其中就有包拯。最后张尧佐被《宋史》定论为“以戚里进,遽至崇显,恋嫪恩宠,为世所鄙。”后世创作者添油加醋,把张尧佐的锅背到了庞籍身上,让庞籍沉冤了一千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