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是人还是神?有人连姓氏都搞糊涂,揭秘历史上真实的姜子牙
姜子牙是一个存在与文学作品和神话传说中的神,但实际上也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一个人。其经历了从历史人物到神话人物的转变,以至于后世很多人将其认为是神话人物不可考证。姜子牙于公元前1211年生于山东日照,为炎帝54世孙,先后为周文王、武王、成王、康王四代太师,死后葬于陕西省咸阳市周陵乡。
1.姜子牙为中国古代姓名、称号最多又最复杂的一个人,很多人连其姓什么都搞不清楚
姜子牙,在古代的名号十分复杂,在不同的文献史料乃至典籍中的称谓不同,主要分为三类:其一,姓氏称呼,从姜太公为炎帝后裔的姜姓而来,如姜尚、姜公、姜牙、姜老、姜子牙、姜太公等;从其祖先姜氏的一支后裔在夏商两代曾经封于吕地、以封地为姓而来,如吕尚、吕望、吕牙、吕渭、吕太公等。
其二,名号称呼,如牙、子牙、尚、飞熊(多见于文学作品)等。
其三,尊称谥号等,三是来源于周文王、周武王对姜太公的尊称、封赏或官职、谥号。如太公望、师尚父、太公尚、太公望、吕太公望,以及周望、师望、姜望、吕望等。
从这些称呼中可以看出,有关姓氏,就可以称之为姜子牙、吕牙,那么姜子牙究竟是姓姜还是吕呢?事实上两种说法都可以,现代人对姓氏的理解比较单一,在古代,姓和氏是分开的。因此姜姓是对应姜子牙为炎帝后裔姜,而吕则是姜的分支,换句话说是姜子牙一脉在夏商时期被封在吕地,所以吕为氏。
2.姜子牙的籍贯地和陵墓地有很多种说法,但多为后人附会,其实际上的籍贯有迹可循
关于姜子牙的身世和籍贯问题,因为诸多神话传说的渲染,也导致真假莫辨。关于其籍贯就有十多种说法,有些源于《礼记》中的相关记载,封在齐地的姜子牙家族五世反葬于周,得出姜子牙是西方人的结论。而根据《吕氏春秋》中“太公望,东夷之士也”的记载,后来被学者们广泛证实姜子牙为东方人。
但是在东方具体的位置上又有许多争论,大概有山东日照、潍坊、淄博,河南卫辉、南阳、镇平、许昌、新蔡,安徽临泉、蒙城,江苏徐州,陕西户县、宝鸡、扶风、山西石楼、霍县等。当然,由于诸多史料和地方记载的相互矛盾,很难最终确定姜子牙的籍贯,不过后来根据武王伐纣诸多史料的佐证,以认可姜子牙为山东日照的说法最为普遍。
有关姜子牙的陵墓,现在仍有遗迹可循,但多地仍有所谓的衣冠冢,所以说法仍然颇多,但不可置疑的是,姜子牙埋葬在陕西省咸阳市周陵乡,此点有西周的诸多史料证实。
3.从正史到典籍,不同时期史家对姜子牙的形象进行了诸多改造
历史的真实有时候是脉络的真实,绝对的真实只有放在更为广阔的历史时空中才能够体现。所以姜子牙作为历史人物需要经过不同时期,不同史家的诸多加工改造。最早关于姜子牙记载的文献是《诗经》,但《诗经》在某种程度上是文学作品,所以不能够作为正规史料,只能作为旁证。《史记》是记载姜子牙生平事迹最系统、全面的史书,它综合了前人零星的记载和传说,把姜子牙的祖籍、身世、生活经历及从扶周灭商到分封治理齐地都做了全面的记载。
此外,较早的文献还有《逸周书》、《竹书纪年》、《孟子》、《左传》、《国语》、《礼记》、《战国策》、《韩非子》、《孙子兵法》、《楚辞》、《吕氏春秋》、《鬼谷子》、《尉缭子》、《淮南子》、《史记·周本纪》、《说苑》、《尚书大传》、《汉书·地理志》、《韩诗外传》等等,这些典籍记载使姜太公的生平资料相对丰富起来。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文献中某些记载明显偏离了历史,具有传说的性质。
概而言之,姜子牙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
其一,有名有姓,姜子牙为炎帝后裔,其祖先在夏商两代封于吕地,故又称吕牙,姜太公为周武王的官职谥号;
其二,有籍贯可考,姜子牙的籍贯身世为东夷人,即现在的山东、淮河地区,如今诸多姜子牙墓多为后人附会;
其三,有正史记载,从《史记》、《逸周书》、《左传》、《国语》、《礼记》到《汉书》,不同时期不同史家将姜子牙形象完整清晰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