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末元初四大家之一,独创脾胃论,研发了补中益气汤,这么一个大家,你了解多少?
讲李东垣就要讲他处的朝代,李东垣出生在北宋刚被金人消灭的时代,靖康之耻就在这个时候,别看时代不咋地,李东垣出生家庭优越,是地主级别的,所以在吃喝方面是绝对不愁的,家境好的时候李东垣可没想过要当中医,他在那时的志向是做一名儒士,所以在那时,他的性格跟其他同龄人就不一样,洁身自好,严谨端庄,道德高尚,这些品德出现在一个富家子弟上,也是难见的。
况且当时还是个动荡的年代,李东垣能像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在做人这方面就绝对够格。突然在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事,这件事可能是他学中医的起始点,李东垣的母亲王氏病了,都知道李东垣是个儒家人士,这儒家最看重的便是孝,所以母亲病了,儿子的心里能好受吗?当然不能,按原文中讲:“色不满容,夜不解衣”,整个家庭氛围就跟在冰箱里似的,李东垣呢?也是左跑右跑去寻医问药,可一个医生也没把病治好,最后,李东垣的母亲王氏病逝了,这对李东垣来说无疑是痛苦的。
但它所表现的是不太正常的冷静,经过长思熟虑,他便下定决心去学医,拜了易水的张元素,这张元素可不是一般人,他也不是二般人,高手中的高手,于是,在经过高手的亲手传授后,四年后,李东垣同学圆满毕业。
但他毕业后并没有去治病救人,而是听从了他父亲的建议,去当地所谓税务局上班,要放在小编性格上,我指定是不去,白学四年,浪费时间,但李东源不一样,他接受了他父亲的建议,说来也巧,在李东垣走马上任的时候,一场可怕的瘟疫来了,要说古代瘟疫有多么的严重,那只能比新冠有过之而无不及,况且你想想古代的卫生条件,医疗设施,卫生意识跟现在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用二字形容叫做凄惨,横尸千里,户户有亡人的现象。
那么此刻医生就应该上手了,要再不上手,人就快嗝屁了,但当时的医生都比较平庸,只知道翻找医书,弄的是手忙脚乱,等病人来了,无方可出,再看李东垣,他也有点犹豫,此刻,他的内心是矛盾的,因为他在想,出手可以保证救活他们么?如果失手了,那会不会变成那个害死母亲的庸医?这确实很矛盾,想救怕救不活,不救又不行,于是他把自己关在了房间里,苦思冥想了两天,最终他想通了。
于是他开始行动了,他也便开始了他的传奇之路,效果如何呢?不错不错,而且李东垣开的药方还起了个神名,叫做济普消毒饮,可是老天不公啊!瘟疫过去了,旱灾又来了,这是什么时代?还让不让人活了?作为现代人,看到这种情况,我都想替古人叫声苍天,可惜天是不应的,在这种时刻,还得靠医生,正如打仗找将军,治病找医生,而且这次饥荒很严重,严重到什么程度呢?连大金的皇帝都把御膳房的伙食降低了标准,可能原来是五菜一汤,现在改成了三菜一汤,当然,这可能是说笑。
但有些是真实的,饥荒真的是很严重,颗粒无收,看着满目疮痍的街道,李东源,心中是一片凄凉,宛如一把匕首插进自己的心窝,那种心痛是对李东垣来说是至痛,他看到现在他决定做点什么,于是他把所有的钱财通通拿出来,盖了粥棚,但在施舍给穷人的粥时,他发现这些受饥饿的人身体出现了一些奇怪的病症,于是此刻,李东垣的高光时刻到来了。李东垣开始了思考人的脾胃受到损伤后对健康的影响。
时代真的是太动荡了,首先是北宋灭亡金人统治,现在又是蒙古南下,我要是当时的百姓,我就只想说一声,累了赶紧毁灭吧!这没完没了的战争,再加上瘟疫饥荒,再来几个地震海啸的就可以叫世界末日了,顶着这种形势下,李东垣竟没有放弃,他每天照样治病救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同时,他还收了一个徒弟,叫做罗天益,也是一个非常有名的人,这两个人一起同心协力,共创人类伟大的医学事业,为治病救人而终身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