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战争片老电影是怎么拍摄的?看起来很真实?1905年12月28日:中国第一部影片《定军山》上映。
老的战争电影和今天拍摄完全不同。
大家知道香港电影,为什么会有一些明显穿帮的镜头却不剪掉?
主要是没法剪掉。
当年香港电影的爆炸时期,大家都为了赚钱,疯狂节省成本和赶档期,胡乱拍摄。
当时的电影往往是将演员临时拼凑在一起,尽快拍完走人。
因此,粗制滥造就是难免的。
很垃圾的电影《东成西就》,演员可以说是大牌云集:梁朝伟、张国荣、梁家辉、张学友、林青霞、叶玉卿等。
所有演员在一起拍摄仅有10天,全部拍摄只有27天。
大家可以想想看,10天能够拍出什么电影?电影中明星非常多,演技都是香港一流水平,但表现大多非常烂,很多人只是随便糊弄几下。
梁家辉曾经一年拍过13部电影,平均不到1个月就拍一部,可以想象会拍成什么样。
今天的战争片,也大体如此。
很良心的大片《集结号》拍摄为4个月,《红海行动》拍摄了5个月。
大家知道,以前黑白战争片要拍摄多久?
1953年10月,朝鲜战争刚刚结束,电影《上甘岭》就开始做筹备工作。
直到1956年12月,《上甘岭》才正式上映,整整花费3年多。
首先是1954年初,电影导演沙蒙和编剧林杉等人就赶赴朝鲜,开始了近200天的考察。
电影制作组花了大量的时间收集资料,还去往上甘岭实地考察,采访了一百多位当年参加上甘岭战役的志愿军战士,记录的材料达到数十万字。
编剧林杉长期接触朝鲜战争的各种资料,写《上甘岭》的剧本也是呕心沥血。
最初他想写一个全景式战役剧本,然而写来写去都不满意。同导演沙蒙商量过以后,两人突破以往战争电影的模式,转而只写上甘岭战役中一条坑道和一个连队,采用以小见大手法来展现英雄主义精神。
主基调定了以后,林杉千辛万苦的写好了初稿,看来看去还是不满意。
经过多次修改,林杉将志愿军女战士王清珍的事迹报道加入其中,写出了最终的稿件。在这之前,中国战争电影中极少有女主角出现,这也是打破了惯例。
对于角色的选择,则让导演沙蒙费尽了心思,绝不能滥竽充数。
电影有6个主要人物,沙蒙细细挑了几个月,到电影已经开拍了,竟然还有2个没选好。
电影的男主角是张忠发连长,年龄是26岁,是个身经百战,经验丰富,意志坚强的钢铁连长。
沙蒙看了很多男演员,都觉得气质和形象同张忠发连长不符合。
直到看到了高保成,才让沙蒙眼睛一亮,选择他做男主角。
高保成根本没有演过电影,他是总政文工团演员,只演过话剧《冲破黎明前的黑暗》。1953年将这部话剧拍摄后用电影模式播出,高保成才莫名其妙的算是拍了第一部电影。
一些剧组成员认为,话剧是话剧,电影是电影,在表演手段上有很大区别。高保成从没演过电影,上来就演男主角,还只能演好不能演坏,难度太大了。
沙蒙力排众议,坚定选择高保成做男主角。事实证明,沙蒙的眼光是非常好的。
可以这么说,放牛娃出身,12岁就加入八路军剧团的高保成,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各方面都同张连长很接近。他只要演好自己就行了,表演自然会非常出色。
而高保成从此走上电影道路,后来参演了《暴风骤雨》《闪闪的红星》《狼牙山五壮士》等著名电影的。
至于高保成的演技,也是非常高超的。在《闪闪的红星》中,40多岁的高保成饰演非常重要的配角宋大爹。宋大爹是一位纯朴、善良、果敢、机智的苏区老农,不过年龄有60多岁。
高保成以精湛的演技,将宋大爹演的活灵活现,观众根本不相信他只有40岁。
剧组选择女卫生员王兰的演员,就更是夸张。
因为电影中的王兰有歌唱的剧情,最初选择的女主角是唱歌剧的女歌手。
导演沙蒙认为,这个女歌手的气质比较雍容,不像是基层女卫生员。
由于不肯将就,剧组一直都没有找到女主角。剧组大部分成员已经开赴朝鲜了,女主角还是没着落。
有一天,导演沙蒙一说是编剧林杉在电影厂内办事,意外的遇到了22岁的刘玉茹。当时刘玉茹刚从鲁迅艺术学院毕业,准备做话剧演员,此次是来厂里看望做后勤工作的姐姐。
看到刘玉茹以后,沙蒙非常激动。他认为刘玉茹非常符合女卫生员的形象,外表温和、内心坚毅,有着不亚于男性军人的钢铁意志。
沙蒙立即拦住刘玉茹,询问她的个人情况,还问她愿不愿意演电影。好在当年没有随便搭讪女人的流氓,加上沙蒙穿着军装,女孩子没有受到惊吓,两人交谈了一会。
让刘玉茹惊讶的是,没多久她就接到紧急命令,要求立即赶赴朝鲜,加入摄制组。此时,电影的外景已经拍了一半,真是火烧眉毛的时候,刘玉茹就这样成为女主角。
对于选择刘玉茹,剧组也有很多人反对,理由很充分。高保成没拍过电影,最低程度也当了十多年兵,演了多年的话剧,有从军和表演的丰富经验,或许能够胜任。
刘玉茹压根就是新人,一没当过兵,二没有正式上过舞台,能顶得住吗?
要知道,《上甘岭》电影也是重要的政治任务,万一搞砸可是非同小可。
沙蒙顶住压力,坚持让对电影一窍不通的刘玉茹担任主角。
刘玉茹的压力非常大,就拿最不起眼的表演护理工作来说,也让她非常头疼。为了表演的真实,毫无护理经验的刘玉茹,刻苦学习医护知识,让护士手把手的教她。刘玉茹为了练习打针,每天对一个白萝卜注射上百次,练习到双手发麻。
至于电影的场景重现,让摄制组花费了很大的力气。
最初考虑在上甘岭原地拍摄,但这里距离三八线太近,是军事禁区,根本不可能拍摄电影。
于是,摄制组只能去了位置稍微靠后的五圣山以北的一处山地,同上甘岭非常接近。
外景如此,内景就更厉害了。
剧组经多方考察,在中国安东选择了一个相似的地形,调动两个营的战士,翻表土,挖阵地工事,筑坑道口,造出了又一个“上甘岭”。
至于电影道具,更是用到了极致。
在《上甘岭》中白英宽饰演毛四海,是个配角。
这是战争电影,白英宽只需要穿军装作战,根本不需要考虑更换其他服装。
就这么一个配角,服装师给他准备了8套军装。其中有整洁一新的、有与敌人肉搏时撕得支离破碎的、有被炮火烧焦的……为了准备服装道具,服装师还颇费了一些周折。他们首先要到参加过战斗的部队去搜集原始资料,然后按照每个演员的不同尺寸赶制一批当年志愿军军装,在军事顾问的指导下把军装加工成各种样子。
这里就要说说军事顾问。
军事顾问之一,就是赵毛臣。
他是第45师134团2营4连指导员。在上甘岭,赵毛臣带领指战员在坑道中坚守了14个昼夜,组织战士主动出击11次,炸毁敌人7个火力点,1个掩蔽部,毙伤敌人70多个,打退敌人50多次进攻。
为此,1952年12月,志愿军总部为赵毛臣记特等功,并授予模范政治指导员和二级战斗英雄称号。1953年10月,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务委员会授予赵毛臣二级国旗勋章。
赵毛臣是参加过上甘岭惨烈实战的,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很了解。
整部影片拍摄时大到攻防战术、坑道布局、排兵布阵,小到爆炸效果、中枪的姿势、战场救治伤兵等等,都是赵毛臣“说了算”。
有意思的是,赵毛臣最初对于电影很不满意。
一是他认为现实的战斗比电影惨烈百倍,电影弱化了战斗的残酷程度,就不能最大程度反映官兵们的英勇。
当时美韩军为了炸毁坑道,不但进行爆破,甚至丢入炸药包。而坑道里面志愿军官兵,则争抢着将炸药包丢出去。要知道,炸药包可是随时会爆炸,这是极为危险的,官兵们却争先恐后。仗打到这种份上,生死早已置之度外,你越怕死越会死,大家都在拼命。
上甘岭战役中,像黄继光、孙占元那样舍身堵枪眼或用手榴弹、爆破筒、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的英雄就有38位。全战役中,4.5万人的志愿军第15军打出了各级战斗英雄12383 人(占全军总人数的 27.5%)。
也不要说一线战斗官兵,就连后勤官兵也是豁出性命在拼。上甘岭被敌人炮火封锁,断水断粮断药。
电影中炊事班长老王他们5个人,背着物资上去,结果4个人在路上牺牲,只有老王一个人成功进入坑道,运输的袋子也被炮弹炸破了。
实际上,后勤官兵伤亡比电影中要惨烈的多。后勤官兵冒着美韩军猛烈炮火运输物资,往往要付出几条生命的代价才能运进一袋饼干、一壶水。整个运输线上,到处撒满了被炸飞的慰问袋、萝卜、苹果、馒头以及运输员的鲜血。整个战役中,运输官兵伤亡高达1700余人,占我军整个伤亡人数的14%。而一线运输官兵伤亡率高达百分之七十到九十,非常惊人。
二是他认为当时的情况比电影艰苦十倍,官兵们因为缺水又要坚持战斗,被迫喝尿是正常事,哪里有什么让苹果,追松鼠。
现实中的上甘岭坑道,共有23条,但是长50到100米的大坑道就有4条,另外是19条10到30米的小坑道。
即便是最大的1号坑道,长度70米,高度仅有1米5,宽不过1米2,昏暗、阴霾、潮湿、狭小。尤其是坑道内缺氧,有时候蜡烛都会因为缺氧而熄灭,官兵呼吸都困难。
不要说打仗,在这里驻扎几天,官兵就要脱一层皮。
8连连长李宝成带着官兵退守1号坑道时,里面一共挤了80多人。
其中无法转移下山的伤员,就有高达55人,分别属于16个连队。当天,就有2营教导员李安德带着上百名官兵增援赶到,全部进入1号坑道。
区区70米坑道,装进入200人,这是什么概念?
坑道里面堆放着武器弹药军用物资,一些重伤员只能躺着。
当时没有受伤的官兵都是人贴着人坐着,睡觉时候也无法躺下,要将空间尽量留给伤员。
《上甘岭战役战救治疗工作评价》中记载,坑道平时至少有30到50名伤员,最多时候高达90人。这些伤员的伤势都比较重,因为轻伤一般都会坚持作战,却都运不下去。他们衣服和被子不全,只有非常重的伤势才能躺下,其余伤员必须拥挤在一起坐着。伤员的伤口流脓腐烂,一些牺牲后遗体也运不下去,甚至腐败发臭。加上坑道内的血污汗臭,大小便狼藉,各种气味混合在一起,刚进入坑道的新兵只能全力忍住,才不会呕吐。
三是他认为前线没有女卫生员,都是男卫生兵。
这么艰苦的环境,连男人都坚持不住,更别说女人。他认为让女人掺和这么惨烈的战斗,是对官兵的不尊敬,男人们拼死拼活不就是为了家乡的老幼妇孺。
电影中女护士的原型王清珍,也不是在上甘岭坑道内,而是在五圣山后面的坑道病房护理二十多个重伤员。
导演沙蒙则认为,电影是现实生活的另一种表现,可以适当的做艺术加工。那个时代的战争电影基调是,不能过于暴露战争的残酷一面,让老百姓感到太大的恐惧。
电影拍好后,赵毛臣的一些战友批评他,认为没有拍出实际惨烈程度的百分之一,赵毛臣也很委屈。
而当时电影拍摄条件艰苦,一到夜晚,人们就地支起简易的帐篷,在地上铺上草垫席地而睡。当时晚间的温度很低,萧萧的山风吹得帐篷呼呼作响,几个人主有挤在一起才能睡着。
另外,蛇和老鼠这些不速之客也经常光顾帐篷里。每天早起,在被窝里发现一两团蛇是正常的事情。生活艰难不亚于战争年代。
一直到1956年底,才完成了拍摄上甘岭电影的全部工作。
就这样拍戏,当然会好看了。
另外,老一代的战争电影,一般都会聘请赵毛臣这样老军人做顾问。这些老军人都是当年参加过真枪实弹的战斗,对战场的细节都非常了解。
于是,老战争电影就细节方面,其实非常耐看。
老电影《平原游击队》中,游击队员大多使用盒子炮手枪,细节上却有很大的不同。
老侦察员侯大章手中的盒子炮,短管毛瑟手枪。这种毛瑟手枪是一战后德国出口产品,主要是作为警用手枪。
长管毛瑟手枪的枪管长度为140毫米,短管只有100毫米,短了40毫米。那么,短管毛瑟在较远距离的射击精度,会比长管毛瑟差一截。
那么,为什么侯大章用这种手枪?
主要是侯大章的经验丰富,经常要化妆后潜入日伪控制的城镇。当年这些城镇只有几个进出口,都有日伪军站岗盘查。长管毛瑟的长度太大,不利于隐藏,侯大章就选择了短管毛瑟。
况且对于侯大章来说,他使用手枪基本是在很近距离的巷战甚至面对面枪战,一般距离不会超过15米,短管毛瑟就足够了。
游击队的另一个队员孙长清,则使用一支长管毛瑟。
孙长清的身材比较高大,一看就是个优秀军人。他应该是游击队的火力输出,枪法肯定很不错,却不需要像侯大章一样频繁化妆渗透。
所以,孙长清使用一支长管毛瑟,这枪绝对是战斗手枪中的天花板了,性能顶尖。
我们再看看游击队队长李向阳,他有两支盒子炮。
其中一支是长管毛瑟,但枪管上没有准心。
无论是德国原产的毛瑟手枪,还是国内仿造的毛瑟,绝不可能没有准心。这支长管毛瑟的准心,是被李向阳自己搓掉的。为啥?
这支长管毛瑟,李向阳是直接别在腰带上,搓掉准心是便于快速拔枪。
如果不搓掉准心,可能出现紧急拔枪的时候,准心被腰带(皮带)挂住。就李向阳来说,一旦拔枪就是近距离枪战,慢一两秒都可能被敌人击中,只能搓掉准心。一旦搓掉准心就不能进行瞄准,只能凭靠手感进行指向性射击。如果不是枪法极为高明的人,是绝对不敢这么做的。
有些外行人说什么,战争年代不会有人故意破坏武器,所以不能搓掉准心。
这些人知道,李向阳敌后武工队有多危险吗?其他的别说,每天晚上都不能在某一个地方睡觉,必须至少转移一次,有时候还要转移多次?
为啥?如果不转移,一旦走漏消息就会被日伪军连夜堵住。这些武工队员伤亡尚且好说,毕竟是军人。而日伪军往往还会屠戮掩护八路军的村民,借此恐吓老百姓。
电影中,老勤爷和小宝子都被敌人杀害了,村干部孟考被打得遍体鳞伤。
如果是真实历史,鬼子绝对不会杀两三个人就走了,一般都会烧杀奸淫一番。
大量村民会被屠杀,村里妇女恐怕也会遭殃,死前还要被侮辱,连李向阳青梅竹马的姑娘翠屏也难逃魔掌。
这种战斗都是万分残酷的,哪里有什么不损坏武器的说法,只要能够打赢什么都可以做。
李向阳另一支盒子炮,则是类似于侯大章手中的短管毛瑟。这支毛瑟是有准心的,可以在较远距离瞄准。有趣的是,这支短管毛瑟还加装了一个快速拔枪器。
这种快速拔枪器是自制的,可以直接将手枪挂在而不是插在腰带上。这样也可以避免拔枪时,准心被腰带挂住,还不需要挫掉准心。那么,为什么要搓掉准心而不是直接用这种拔枪器?主要是拔枪器需要扣在腰带上,拔枪的速度较慢,远不如直接搓掉准心。
除了上面三个游击队员,小游击队员郭小北也有一支盒子炮,外形却古里古怪。郭小北手上的不是盒子炮,而是一支土造的撅把子手枪。
该枪外形虽然类似盒子炮,只是一种粗糙的土造单发手枪。这种手枪很烂,枪管甚至没有膛线,只能在15米内相对精确的射击。撅把子是单发手枪,每开一枪需要花费至少七八秒重新装弹瞄准,实战中几乎没有开第二枪的机会。
为什么郭小北会拿着一支土造手枪?
因为八路军的手枪是很少的,正规军尚且奇缺手枪,游击队只要有枪用就不错了。
电影中可以看到,不少游击队员是拿着步枪(主要是骑枪)作战的。步枪不利于隐蔽,不适合用于敌后作战,因为手枪太少才不得不用。
郭小北作为一个少年游击队员,用一支撅把子是符合历史的。
后来郭小北趁乱伏击,用匕首杀死了一个日军军士,夺取了一支王八盒子手枪。
虽然王八盒子也非常烂,毕竟要比撅把子好得多。
老电影的图像是比较模糊的,而四个游击队员的盒子炮就外形来说,区别很小。在老电影上,普通观众根本就看不出区别。然而就这四个游击队员却使用了不同的盒子炮,细节方面堪称牛逼。
再说一个细节。
饰演李向阳的郭振清年龄比较小,成年时战争已经结束,从没有上过战场,也没有摸过枪。
在电影刚开始拍摄的时候,郭振清同大部分老百姓一样,一开枪就习惯性闭眼。导演苏里是经历过抗战、解放战争洗礼的,经验比较丰富,认为郭振清这样肯定不行,不符合李向阳身经百战的形象。
于是,苏里就让郭振清去打重机枪,还规定他必须打完几千发子弹才行。郭振清莫名其妙,也只能照做。原来打重机枪是要睁着眼睛瞄准,不能闭眼。郭振清用机枪打了数千发子弹后,终于习惯了枪声,怎么开枪也不会闭眼了。大家可不要小瞧这点细节,是相当了不起的。
要说州长施瓦辛格拍摄《终结者1》的时候,在一些开枪镜头也是习惯性闭眼的。他当时没怎么拍过枪战片,会习惯性闭眼。
就专业角度来说,州长不如郭振清。
再说另外一个细节。方化饰演老鬼子松井,也是用尽了全力。
本来只是一个配角甚至丑角,方化却尽量拍出了当年鬼子军官真实的样子。方化在20年代出生于大连,大连已经是日本的殖民地,方化出生就成为亡国奴。
他上学的时候,不分老师就是日本人,将中国人当作为下等人,百般鄙视。方化也看惯了日本军官和士兵的凶恶残忍。在电影开拍之前,方化为了还原记忆中日本军官的形象,整个人完全入戏。
他甚至重新学习了小时候上的日语课,练习了日本乐器。其他都很像了,但方化对自己的眼神不太满意,认为没有日本军官那种残暴冷血又狡猾的样子。于是,他就买了一只老鹰和一只猴子天天观察,对着镜子反复练习。
最终,电影中就出现了那个“一副狰狞的面孔,饿鹰一样的眼神,还有吃人的可怕表情”的松井中队长。
方化入戏太深,拍摄期间就把自己当做了日本军官。
在屠杀村民那一幕时,按照剧本情节,方化一把拉住饰演翠屏的女演员柏瑞桐的头发逼问。
由于太入戏,方化拉头发的力气很大。这个镜头刚拍完,柏瑞桐哇的一声大哭起来:“方化叔叔, 你手劲儿太大了。”
当然也不是方化一个人这么入戏,郭振清也差不多。
当时郭振清28岁,饰演他母亲的女演员凌元只有38岁,两人相差不过10岁。电影刚开拍时,凌元感到有些变扭,表演有些生硬。
郭振清为了保证表演效果,随后在日常生活里一直坚持叫凌元为“妈”。
更有趣的是,方化和郭振清两人私人关系上没有任何矛盾。电影拍摄期间,两人却基本不私下说话,甚至经常在日常生活中怒目对视。
为啥?这就是完全把自己带入角色了!
这就是老一辈演员的职业素养,才能对得起表演艺术家这几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