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能够永远靠刀剑活下去吗?追求和平的以色列总理为何被遗忘?
古往今来的政治家,有的流芳千古,有的遗臭万年,大部分都得到了公正的评价。但也有不少奇怪的案例,比如作出的贡献微不足道却被后世歌功颂德,成绩斐然的却被国家弃之如敝履,摩西·夏里特,以色列第一任外交部长,第二任总理,很不幸就属于第二类。
1894年,夏里特出生在一个富裕的犹太知识分子家庭,早年接受的教育来自俄罗斯人、犹太人、巴勒斯坦人和犹太复国主义者,因此他对阿拉伯民族和犹太民族都爱得深沉。加上父母给予的爱和良好的家庭环境,夏里特成长为一个宽容温和的年轻人,崇尚和谐,富有人情味,反倒没有一点政治家的好斗与无情。
夏里特
这个成长得顺风顺水的年轻人进入大学,准备日后从事学术研究,没想到一年后一战爆发了,因为受父亲的理念影响,加上老师的强烈推荐,夏里特获得奥斯曼公民身份,进入奥斯曼军队服役,由于通晓多种语言,他成了土耳其人和德国人之间的翻译。
战后,他回到巴勒斯坦的家,目睹过战争造成的痛苦,夏里特走上了政治之路,加入了一个社会主义政党,爬到高级领导人的位置,此时他还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日后的政治生涯已经有了一个较高的起点。
一战前的奥斯曼帝国
但是,夏里特还是不忘学术研究的初心,1921年去伦敦经济学院读了四年书。这段时间里他对英国工党温和的社会主义思想有了兴趣,并学习了丰富的相关知识。学成回国后他没有忙着继续高升,而是为一份颇有影响力的报纸当了六年的编辑和撰稿人。
学识终究是要为自己的抱负所用的,从伦敦时期开始,夏里特就专注于外交和国防这两大领域,重新变回政治家身份的他,在这两大领域成熟得也尤其迅速。1931年,阿罗索洛夫被任命为犹太事务局的局长,他选择了夏里特为自己的副手。
犹太复国主义
两年后,领导遇刺身亡,夏里特顺理成章地当上一把手。他在这个位置上兢兢业业干了二十多年,一点点地扩大了权力,提升了威望,进入了政治大佬的圈子,比如本-古里安和哈伊姆·魏茨曼。魏茨曼是犹太复国主义的发起者之一,以色列第一任总统,本-古里安则是日后的以色列国父。
夏里特最擅长的领域就是外交,二战后,犹太人要获得独立主权,是夏里特领导跟美国、苏联、英国和联合国其他成员国的外交事务,若是没有这些大国的同意,犹太人不可能成功独立出来。以色列建国之时,夏里特是独立宣言的签署者之一,他是开国元勋,一手促进以色列的诞生。
以色列货币上的夏里特
能充分体现夏里特这个人温情的一件事是:二战时他为流散在外的同胞提供援助,收留犹太难民,大量波兰逃出来的难民被送到苏联手中,是夏里特出面谈判,将难民迎回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大家庭,其中还有许多孤儿,也许这算不上多么光辉的政治成就,但他切切实实地拯救了许多犹太人的性命。
以色列建国后,夏里特建立了外交部,为外交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设计了一个框架,尽管他1956年就退休了,但他的理念框架一直沿用到二十世纪末,这是为后人留下的财富。夏里特极其崇尚民主,不仅在外交部内民主办事,他每天还要花好几个小时研究各种各样的联盟和派别,确保不同的声音都能被听到,这样民主的领导者非常可贵。
犹太难民回归以色列
夏里特坚持这样的理念:所有政治实体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都应该避免暴力和血腥冲突。不诉诸暴力侵略是可能实现政治目标的,万不得已要动用军事力量时,必须置于严格的监督和控制之下。
第一次中东战争中的阿拉伯士兵
对于以色列内部,他寻求政治与社会的和谐,主张对话而非强迫,合作而非竞争。夏里特温和的外交方法,被称为"夏里特路线"。这样行事并非是胆小怕事,夏里特不是个软弱的人,他曾经加强了犹太主要武装力量哈贾纳,巩固了巴勒斯坦北部边界,还为以色列的情报机构打下了基础。
那么夏里特作为开国元勋,是如何落到被人民抛弃的下场呢?因为一个人,前文提到的以色列国父:戴维·本-古里安。
本-古里安
本-古里安比夏里特年长,大胆,敢想敢干,强势,而夏里特理性,稳健,谨慎,和本-古里安原本是一对珠联璧合的伙伴,在以色列建国前二人也的确合作得很好,但后来,黄金搭档的关系就变了。
本-古里安是以色列第一任总理,在1953年因为压力和疲倦卸任,由夏里特接替。1954年1月至1955年11月,夏里特短暂地出任以色列总理,这段经历是失败的,美国主持约旦河水域的划分问题,夏里特表现出了强硬的一面,试图为以色列争取更多的约旦河水域,但面对的是埃及、约旦、黎巴嫩和叙利亚的联合抵制。
更糟糕的是,1955年9月埃及跟苏联做了一大笔军火买卖,而以色列经过长时间的等待没能从美国获得足够的军火,这一形势带来的低迷士气正好被善于蛊惑人心的政治对手所利用。
其实在美国的失败并非夏里特能力问题,而是他在华盛顿谈判时恰好发生了一起报复事件,叙利亚方攻击了一艘以色列巡逻舰,这件事破坏了夏里特和美国国务卿即将达成的协议。
加沙地带位置
导致夏里特与本-古里安分道扬镳的决定性事件是加沙地带的处理。埃及游击队频繁袭击此处,夏里特不愿意批准以色列国防军报复性袭击的请求,1955年3月,内阁讨论以色列出兵占领加沙地带的提议,夏里特让这个提议流产了。
这就得罪了提议的发起人:国防部长本-古里安。数十年的伙伴关系走到尽头,在夏里特离任前夕,本-古里安还在公开演讲中抨击夏里特懦弱。
本-古里安重掌总理大权后,夏里特回到了外交部长的位置,但他知道本-古里安现在不会容忍他的存在,每天都有党内高官暗示他、逼迫他,这些痛苦都记载在他的日记里。几个月后,夏里特辞职,成为跟以色列内阁没有一丁点关系的退休老人。
夏里特逝世后公开的日记
夏里特的惨淡收场,一是因为国际威胁和国内的政治挑战。二是因为他不得不在本-古里安无形的强大控制下行事。这位被以色列人民敬爱的老人,在退休期间也毫不掩饰对夏里特安全政策的不满,偶尔他直接向夏里特表达自己的失望,更频繁的是操纵自己在政府高层中的门徒。
参与缔造这个国家的元勋,岂会甘心做傀儡皇帝,但在本-古里安无处不在的阴影之下,夏里特又无法发挥出决定性的领导作用,这个两难境地非常尴尬。
夏里特的名言
夏里特是错的吗?自从1948年独立战争以来,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的仇恨从来没有消失,需要很多年来缓和,而一点军事行动的火花就会让这份仇恨死灰复燃,愈演愈烈。夏里特问过一句话:"以色列能够永远靠刀剑活下去吗?"
以色列现任总理——“鹰派”内塔尼亚胡
但整个以色列的军事力量都是本-古里安的坚定支持者,这是一场力量悬殊的较量。1956年以色列发起了第一场预防性战争,日后还有一系列战争等着犹太民族。
这不禁让人想象,如果当年没有选择战争之路,犹太民族的命运会不会不一样。历史没有如果,甚至不会记得以色列曾经有一位总理,坚定地选择和平之路,哪怕孤军奋战,舍弃一切也没有动摇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