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这一生都是在求官里度过的,虽然诗作名动四方,是闻名天下的谪仙人,但这位仙人太把自己当回事了,却不把政治当回事,个性飘逸,眼高于顶,似乎天下人都入不了他的法眼,因而在皇帝眼里,李白只配当个文学侍从罢了。
诗仙太白
文学侍从虽然无权,但至少衣食无忧,在皇亲国戚之间游走,能让高力士脱靴,能被杨贵妃视为座上宾,这种礼遇已经是一个文人能够在封建时代获得的最高待遇了。
但李白个性张扬,且厌倦这种御用文人生活,他原以为自己是一匹千里马,可以在大唐政坛一展雄风,到头来不过是谈选择用来歌颂大唐盛世的一枚棋子罢了,于是他开始自暴自弃,整日沉迷酒中。
而在醉酒嬉戏之余,他又得罪了太多人,各种谗言自然不断,就这样,在宫内生活一年多的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
辛柏青的李白深入人心
离开长安后,李白用唐玄宗赏赐的金银修建了一座酒楼,日日和好友通宵达旦的饮酒赋诗,随后又修建一座炼丹房,走上了炼丹修仙之路。
李白就这样浑浑噩噩过了几个月,随后又再次踏上了自己游山玩水之路。
天宝三年(744年)夏,李白来到了东都洛阳,在这里,他第一次遇到仰慕自己许久的杜甫,虽然李白比杜甫年长十一岁,诗才也早已名扬天下,但他没有倨傲,杜甫虽然困顿于洛阳,但也没有低头称颂,两人以平等的身份交往,也因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这对诗人的相遇是文学史上的盛世,但在当时两人不过是落魄文人罢了,或许两人就在一个街边的小酒馆喝着闷酒,互相吐诉自己的不如意,随后两人继续邀约,约定在梁宋之地见面。
这对诗人的相遇是文学史上的盛世
当年深秋,李白和杜甫如约来到了梁宋之地,两人继续喝酒抒怀遣兴,恰好又遇到了不得志的高适,三个落魄的文人相见恨晚,互诉不如意后又继续结伴游览,随后又各奔前程。
转眼来到天宝十四年(755年),这一年,席卷中原的安史之乱爆发,这次动乱彻底改变了大唐的未来,也改变了李白、杜甫和高适的命运,战乱刚起,李白就带着妻子各地避难,最终落脚于庐山,打算在这里隐居。
而在战乱之初,唐玄宗就带着杨贵妃出逃长安,打算前往蜀中避难,却没想到太子李亨却在灵武擅自登基,遥尊自己为太上皇,大唐迎来两帝并存时期。
掌权一辈子的唐玄宗自然不甘心儿子的突然登基,但自己仓皇出逃已经引起诸多将士的不满,大部分将士都支持李亨,为了避免内战,他只能承认李亨的登基,但却依旧想维持自己的权威。
安史之乱改变了所有人的命运
为了分化李亨的军权,唐玄宗先后任命永王、盛王、丰王担任各地的节度使,名为平叛,实则招募兵士抓军权,以便日后和李亨抗争。
其中永王李璘就被往江南,担任山南东道、江南西道、黔中道和岭南道的节度使,相当于今天的湖北、重庆、河南部分、江西、湖南、贵州、两广,掌握了南方三分之二的领土,而两淮的税赋也需要经过李璘掌控之地,可以说唐玄宗此举就是为了牵制李亨。
李璘前往江陵后,得知名动天下的诗人李白就隐居在不远的庐山,加上自己仰慕李白许久,前后三次修书派人邀请李白出山辅佐自己。
或许李璘只是想借助李白的名声募兵而已,但李白却感觉到这是施展自己抱负的机会,不顾五十六岁的高龄,前往江陵,担任江淮兵马都督从事,而在永王这里,李白意气风发,先后写了十一首诗词,自比当年可以谈笑间破敌的谢安。
李白这辈子非常崇拜谢安
就在李白沉浸于力挽狂澜的美梦中的时候,殊不知身边已经酝酿出一个惊天的阴谋,身处局内的李白却毫无察觉,反而是李白曾经的好友高适敏锐地察觉到这次危机。
和李白告别后,高适辗转来到名将哥舒翰的幕府中任职,潼关失守后,高适又跟随唐玄宗的车驾逃亡蜀中。
和李白相比,高适有着极高的政治敏感度,在唐玄宗任命李璘南下募兵的时候,就察觉到这可能引起皇子之间的争储,因而极力劝阻唐玄宗,但唐玄宗不为所动,高适见其不纳谏,转头就投奔了李亨。
此时李亨还不知道李璘南下募兵之事,高适就将李璘南下之事告知李亨,李亨当即安排高适担任淮南节度使,对李璘进行牵制,等时机到了的时候扑灭这个隐患。
此时的李白还不知道,曾经的好友已经走到了自己的对立面,而他依旧做着力挽狂澜,拯救万民后学谢安退隐的美梦。
高适所在地
和李白相比,高适就老辣多了,刚到淮南就开始策反李璘手下的将领,随后上书李亨,让李亨下诏阻止李璘到四川与唐玄宗会合,李璘自然不肯,甚至出兵进攻扬州所在的江南东道,更好给里李亨平定的机会。
在高适的调兵遣将下,李璘的核心将领纷纷倒戈,众叛亲离之下,兵败于丹阳,曾经的幕僚也作鸟兽散,至于李白,还没弄清楚怎回事,就从高位跌落,成为仓皇出逃的叛贼。
至德二年(757年),李白在浔阳入狱,到这个时候他都没想到好好的平叛咋么陷入皇位之争里?作为政治上的小白,他天真的以为李璘和李亨作为皇室子弟,理应兄弟齐心,南北夹击叛军,然后会师两京,自己也能在平叛中稳定社稷,功臣名就。
只是李白除了诗才卓越之外,仕途政治真的不在行,即便沦为阶下囚,他都不忘和高适的故交之情,写了一首诗托人送给高适,委婉的要高适帮助自己,可惜石沉大海,高适始终没有回应。
难道是高适见死不救,其实未必,实际上此时的高适已经步入李亨一朝的核心层,不能冒着巨大的仕途风险去营救一位被定义为叛军的囚犯,哪怕自己立下大功,但终究需要再复杂的朝堂上权衡利弊,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所以就算和李白有交情,在权利面前,这份交情还值得他如此做吗?
但李白看不明白,对高适的见死不救耿耿于怀,更是在后面的视作中不断讽刺高适以及他的人品,也预示着两人的彻底绝交。
纵然高适当年的确趋炎附势,吹捧李林甫、杨国忠等人,但李白又何尝不是?献诗给玉真公主、贺知章,奉承杨贵妃,所以文人从来都不是出淤泥而不染。
好在李白无限趋于零的政治能力又救了他一命,虽然李白摊上的事比谋反还严重,但李亨发现他政治能力和政治经验几乎都是空白,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没必要去杀了他,就这样,李白活了下来。
轻舟已过万重山,是李白最真实的心境
说到底,李白只适合当一个文采飞扬的诗人,而不是呆在勾心斗角的朝廷之上,强行挤进去,不过是别人的棋子罢了,至于高适,虽然他在文学上不如李白,但政治上他是成熟的。
乾元二年(759年),李白终于因大赦而重获自由,在随着长江而下的途中,写下了著名的《早发白帝城》,晚年的李白似乎意识到自己真的不适合从政,在各地依人为生。
上元三年(762年),李白在病榻上,赋《临路歌》后去世,一代诗仙就此陨落。